?怎么加驻了这么些官兵。”
可是邓乐康和邓知许这半月都在袁州,而周锦惜和靳禾也不是本地人,自然是不明白的,于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没人说得出来个所以然。
增城有三大家,一个是身为知州的桑家,一个是当朝两广知府的岳丈家唐家,再一个应该就是城主府楚家了。桑家不必说就是在袁州时候高调异常的桑榆,唐家便是两广知府方浩的岳丈家,现如今知府的一儿一女就被寄养在唐家。因为有这两个家族的存在,原本应该是一城之主的楚家就显得逊色很多了。
“先回老宅吧,官兵增多说明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我们还是不要掺和为好。”邓乐康用手将帘子轻轻撩起,露出一个缝隙不慌不忙的道。邓知许点点头,很快便将马车赶着回了她们在增城的老宅。
这座老宅在一个窄巷子里面,窄的周锦惜他们的马车都进不去,只能将马拴在巷口,几人下了马车徒步走进去。据说这宅子是邓乐康母亲的母亲那边的,后来嫁给了邓知县便随着一起去了茶县,不过邓乐康母亲本身是增城人来着。
穿过窄巷子,便能看到坐落在增城不算边缘的这处老宅,虽说小了些但是应该也不便宜,算得上是邓乐康母亲家的祖宅了。
“我外婆外公去世以后,这处宅子便没人住了,后来就留给了我和知许,刚好知许说想来增城读书,我便每年都会陪他过来小住。”邓乐康将门口的大锁用钥匙捅开,一边进去一边道。
可以看得出来因为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住过人的宅子里到处都是灰尘与蜘蛛丝,光是清理干净就要费大力气。
邓乐康有些抱歉的道:“我们这边潮湿,就容易生这些东西,几个月没人住就变成这副样子了。”
“没事,一起打扫吧。”光是邓乐康愿意收留她们这件事周锦惜就已经很感谢了,哪还轮得到她去挑三拣四,于是也不矫情的用布条将袖子绑在身后,跟着邓乐康他们开始里里外外的打扫。
邓知许早就习惯了这种活,看着靳禾不太熟悉的样子一边嫌弃,一边说着这里不对,那里不对。这边院子里几个人忙的热火朝天,外面大门却突然被叩响,按理说他们才刚到增城,还没来得及和增城的朋友报信,怎么这时候便有人上门了?
邓乐康看了眼邓知许,邓知许赶紧摇摇头,于是她也只能将手里的东西放下去开门。邓乐康刚将门上的插销拿下来,便看到外面站着两个小厮打扮的人站在门口。按理说他们在茶县的朋友里面大多是平民家庭,也没有人家里雇得起小厮的,于是邓乐康礼貌性的问道:“你们找谁?”
其中一个小厮探头看了看里面,有点怀疑自己来错了,又确认了好几次才确认没有找错,于是问道:“你是邓乐康吗?”
邓乐康一愣,警惕道:“你找乐康有什么事吗?”
小厮这才确认自己没找错,于是道:“这是知府大人府上的请帖,过半月便是老太君的生辰宴,小的们奉桑大小姐的命令来给邓乐康姐弟,沈喜和沈喜旁边的那个男子递请帖。”
小厮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几个大红色样式的请帖递给了眼前的女子,并嘱托道:“请务必转交给他们。”然后也不等邓乐康反应过来便慌慌张张的往外走,一边走一边窃窃私语的谈论着。
“这家到底什么身份?怎么住在这种地方?”
“谁知道,反正主子让做的已经做完了,剩下的不该管的别管。”
“快走快走,谁知道这家什么人,能攀得上知府大人,肯定是个狠角色。”
.....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来回说这话,幸亏邓乐康耳朵尖,基本上一些话都被听到了,然后一脸懵的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请帖,一时间不知道应该作何打算。
看着邓乐康一直没回来的周锦惜跟了出来,就看到邓乐康楞在门口,于是拍了拍她道:“怎么了?不认识?”
邓乐康回过神来,将请帖递给周锦惜道:“桑榆派人送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