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 4)

口,周锦惜却明白什么意思。

周锦惜脑子里一时间有些混乱,但父亲一旦下令便会尘埃落定。最终咬了咬牙,拱手道:“父皇,此事交给儿臣,儿臣自当竭尽全力为父分忧。”

别说礼部尚书,就连君上都是一时震惊。

“锦惜...你”君上道。

“父皇,儿臣平日与俞妃接触甚少,做事必定不偏不倚,今日之事与儿臣关联不大,自然会折中看待,虽儿臣没有办案经验,但儿臣愿与大理寺联同办案,必定给俞太傅一个交代。”周锦惜列出条条理由,证据充分的令礼部尚书也不能说什么。

但君上还是有些犹豫,正当礼部尚书周锦惜都在等君上宣告时,“禀君上,臣愿辅佐储君查清此事,保护储君自身安危。”沈淮书横插一脚,与周锦惜并肩而跪。

今日真是怪了,一个个的都想接手这烂摊子。君上叹息无奈道,但既然沈小将军如此说了,锦惜应该也有自己的考量。

“此事便交给锦惜与淮书吧。传朕旨意,储君联同大理寺共办此案,沈爱卿,朕命你保护储君安危。”君上开口道。

“君上...”礼部尚书还想说什么,可君上已经开口赶人。道身体不适,搞得礼部尚书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甩袖与周锦惜等人一同离开。

出了君上寝宫,礼部尚书冷哼道:“储君好生兴致,跑了江宁来办案。”

周锦惜这些年也不是白被人说的,早就练就了一副刀枪不入的性格:“尚书大人才是好兴致,方才吾在殿上便想问,今日之事可不只是与船工有关,礼部负责此事的官员为何不审,不关?”

礼部尚书神色一顿,接着道:“礼部乃是朝廷重地,岂能无凭无据便关押官员?”

周锦惜也没想与他在这方面多生事端,什么情况明日直接提审便是。

“如今负责丽皇贵妃一案的是吾,还请日后礼部行个方便,若是有需要礼部官员问话之时,尚书不要阻拦才是。”

礼部尚书冷哼一声,拂袖离去。

等礼部尚书走了,周锦惜才开始想,此事不是什么好事,没人会把命案往自己身上揽。今日接下此事,明日若是查到还好说,若是查不到,自己储君之位又不知会被人非议成什么样子。

“为何。”周锦惜还是对着沈淮书问出心中所想。

虽说沈淮书今日是打着为她好的旗号提议此事,然,此事他又有多少把握可以查清?分明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难道,他也有想做之事?如今这个昔日青梅竹马,可是让周锦惜不敢看轻。

“丽皇贵妃之死,牵扯朝廷命官,礼部尚书根本避之不及,既然他想接,就证明此事必定与他有关。今日我看到,船沉之际,礼部尚书神色奇怪,上岸后也不敢靠近打捞区域。”沈淮书面不改色道。

“你若是想查,自己查便是,何必拉上我。”周锦惜却没有听进去。

沈淮书深吸一口气道:“你的处境,我都知道。你信我,此事我不会害你。”

沈淮书回京半年之久,二人交际虽不多,但每次出现必定也是站在自己这边,沈家...沈夫人....沈淮书....或许,是自己疑心太重,才会将人往坏处想?或许...他也没有恶意。

“我知道了。”周锦惜应下,落荒而逃。

这些年,父亲贵为君上理应顾全大局,母亲胆小怯懦,遇事也帮不上什么忙,自己从任储君身份以来,处处碰壁,朝中看好自己的人屈指可数,长久下来,自己已然忘记与人并肩是何等滋味。

自认为,这一生也不屑于需要与之并肩之人,后宫,朝廷不过就是这么个地方,事事以自己利益为上。

可沈淮书这个人,做事奇怪的很。总能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出现,然后说着一些令人听不懂的话,每每她想躲得远远地,却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如今还说出这种话。当真让人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了。

按理说,来到江宁,贡水节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