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2 / 4)

。说起来康王,他也是一阵头疼,自己这位皇兄当年也不是什么对皇位上心的主,这才在大皇兄手底下逃出生天。

没想到属他对他们这一家威胁最大,竟是差点丢了性命。于是只能感叹,什么兄弟亲情,竟然真的比不过一个皇位的权势。

“父亲,儿臣有话说。”周锦惜突然神色严肃的道。君上一愣,便眼带笑意的对元后说自己想吃芋圆酥饼了让元后去取,元后笑骂他刚好一些就这般贪嘴,但还是转身出去去了厨房。

周锦惜知道这是父亲在支开母亲,跪在地上并未起身,而是道:“淮书寄回来的家信中提到,康王当年有一心腹,乃是大叔伯身边的太监,此人虽然自小在大叔伯身边长大,但实际上是康王府上的家生子,从小便被派在大皇子府里。”

君上脸色突变,他听懂了周锦惜的言下之意,大皇兄突然暴毙从前身体康健不近女色,为何会突然暴毙?思来想去应当就是身边人出了问题,可是当时他们一家远在汝南,等进都城的时候先帝身边的人早就四散找不到踪影,又怎么娶追究是谁动的手?

“你是说....”君上惊讶的起身,要不是顾忌着身上病气不好传给锦惜恐怕都会激动的直接在屋子里踱步了。

周锦惜继续道:“淮书是在进番城路上遇上这个家生子的,大叔父的事情距今也已经有十几年了,那家生子从少年郎成了中年人,但却穷困潦倒跪在军前乞讨。起初淮书也有怀疑是陷阱,可是他说他是拼死从康王手下逃出来的。”

这位家生子当年助康王毒杀君上,乃是诛九族的罪过。可是无奈身家性命都在康王手里攥着,事成之后他被秘密送往边关,说是给他养老实则就是杀人灭口!他见多了这种事情,哪里不懂?便趁着路途中逃走,沿途装成难民乞丐,这才躲过一次又一次的审查,这一流浪便是十几年。

这段时间听说边境在打仗,他早已没了家人,再这么厮混下去也没了意义,实在气愤命运不公,便用身子挡住了马蹄,最后才能将真相揭露。

君上听在耳朵里,心惊不已。这桩隔了十几年的旧案,没想到竟然会以这种方式被揭露,实在是令人感到可笑。

“既如此,待阿烨打了胜仗那日便将康王数罪并罚。”君上声音有些止不住的颤抖,明明自己心下早有定论,可是真相真的摆在眼前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他那个不可一世,远远甩开他们兄弟几人几条街的大皇兄,从小便是人中龙凤。虽说为人不由分说了一些,但实际上从未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最后也孤零零的死在了皇位上。

君上真不明白,为了那个位置究竟还要付出多少条人命,踩着多少人的尸体才能坐上去?他坐了十几年,只得来一个厌烦罢了。

周锦惜告退走出房间,别看她父亲看上去无事,实则心底有多么惊涛骇浪谁都不曾知晓。不一会,屋中传来脸盆被人碰倒的声音,周锦惜便只能叹了口气慢慢走回宣室殿。

她如今住在母后寝宫里,沈夫人也被接过来同住,沈老将军毕竟是外男不好住在后宫,便只能住在君上书房里,他整日与君上一同下棋论剑,日子过得倒是舒坦。按他自己的话说,那便是只要不让他去与那些文官纠缠,便是万幸。

此话周锦惜倒是认同,她之前也最是头疼与这些文官在嘴上争个输赢。偏生他们还一个比一个会说,令周锦惜每每头疼的不行。

“锦惜回来了,尝尝我的手艺。”沈夫人自从能时不时收到沈淮书家书开始,脸上笑容多了起来,好像回到了之前的那般状态。

眼下元后还在君上寝宫,宣室殿只有她们二位主子,周锦惜对于沈夫人的手艺不太敢苟同,但是也能尚且尝上一口,随后道:“沈夫人手艺一如既往的好。”

沈夫人也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垂头丧气让人将吃食撤下去。她果然不是那个做饭的料,之前都有侍女帮衬,如今完全一个人是实在不太行了。

周锦惜笑着安慰她,让她不必太过着急。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