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3 / 4)

但不代表她心底好受!“我的儿....”沈夫人看上去年迈了不止十岁的身躯摇摇晃晃,甚至没有沈淮书的搀扶都站不稳当。

沈老将军也在一旁站着,虽然并未说什么,沈淮书也能看得出来他鬓间多了几缕白发,这段日子以来,沈府遭大皇子忌惮暗中控制,他们过得不比周锦惜好多少。

沈淮书看着这一家子,脸上的胡茬已经几日没有刮过,如今看上去眼中红血丝繁重,精神状况也不多好。

“好了。先让孩子去收拾吧。”

边关城破,都城人人自危,监国大人不作为尚且不管朝政,储君也不见了踪影。这时候百姓才意识到周锦惜之前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但是光想没用。

沈淮书是秘密回城,并未有多少人知晓,但是沈老将军终究松了口气,好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事。

周锦惜清醒过来的时候,熟悉的帷幔垂在自己眼前,她手指轻动意识慢慢回身,陡然清醒,慌乱的去看自己的衣衫。虽然已经遭人换过,但是尚且穿戴整齐。她环顾四周,确认是自己寝殿无误以后,心下忐忑。

昏过去之前好像确确实实看到了沈淮书的影子,但是...明明沈淮书人在边关生死未卜...周锦惜思及此,目光黯淡下去,觉得自己可能是疯了。

“幼白。”她沙哑的声音轻唤,一边惊讶于自己的声音,一边觉得自己身体不堪重负,真不知道哪一天便会倒下。

恐怕这二十当真是熬不过去了。

门被轻轻推开,一只竹青色刻丝金缕鞋踏了进来,周锦惜目光落在上面呼吸不住的一秉,还未呼吸顺畅抬头一看,两行眼泪顿时打湿衣襟。

仿佛要将这几日的委屈一并哭出来一样,她从未如此想念过沈淮书。沈淮书方才听见房里动静,不管不顾的走进来,没想到看到的竟然就是未婚妻半撑起身子在床榻边望着自己,眼泪流花了整张小脸,令人心疼。

他三步并作两步过来坐下拥人入怀觉得心脏生疼,这几日的思念担忧在这一刻化为虚无。

“你如何...如何回来的?”周锦惜手心紧紧攥着沈淮书的衣袖,心下想着看来那日见到的真的是沈淮书,而后松了口气。周少昂没能得手....

沈淮书捡了些能听的讲与她听,就怕她听了觉得他在外过得艰难,虽然确实不容易。其实幼白已经趁着周锦惜昏迷这段时间,将东宫的事情讲与了沈淮书听,越听沈淮书促起的眉毛便拧的越紧。

他已经派人闯进君上的寝宫,君上确实在病重到昏迷不醒,但是也不是尚未可救,宣了太医之后便请了元后进去照顾,也算是解了周锦惜心头一桩事。

听完沈淮书说完,周锦惜暂且松了口气,又说起来边关的事情,取过来玉玺下了令,派兵前去捉拿反贼康王,抵御倭寇守卫大平。

其实玉玺早就被君上暗中交于周锦惜,所以周少昂就算是想处理国事,也没有办法。只是周少昂真就不曾对周锦惜下手,连东宫都没搜,这一点倒是令周锦惜有些惊讶。

不管他怎么想,至少现在周锦惜能够有玉玺下传诏书就是一件幸事,沈淮书替周锦惜研磨,空荡荡的衣服里面周锦惜几乎撑不住之前的华服。

她站久了还是有些眩晕,诏了太医来只说还是老毛病只能靠汤汤水水撑着。

“我这一去恐怕又是数月,你可记着找人看好周少昂,不要单独去见他。虽说康王和左都御史都不在京城,但是难保还有余孽未浮出水面。”沈淮书担忧的看着周锦惜,紧紧握住她冰凉的双手。

周锦惜淡然一笑道:“记下了。”同样的错误她不会犯第二次,沈淮书还是有些不放心,欲言又止,周锦惜为他理了理衣衫道:“你放心,明日我便搬去母后宫里,沈将军和沈夫人也接过来,只要我们一家在一起,便不会有事的。”

沈淮书点点头,这话在理,可不要像是这次一般,救兵都搬不到。而后他怜惜的抚上周锦惜的脸颊道:“你身子不好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