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间任性亲征的王上能做出来的事情呢。 行叭。 毕竟王上离开咸阳的时候都已经把该安排的安排好了,长公子留在京中,本也就是个安抚性的象征——才十岁出头的孩子,难道还真能让他监国? 只是又过了几日,宫里又出了件事,倒叫他们慌了神。 十八公子病危了。 当日王上遇刺,长公子协同诸位公子前去问候时,十八公子言语不当触怒了王上,此事在宫中已经是人尽皆知,只是众人想着他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又向来得王上宠爱,估摸着过几日也就好了。 哪曾想那位小公子回去之后哭了一夜,到第二日就没能起身,说是有些发烧。 伺候他的保母慌忙去请了太医来瞧,药倒是吃了几服,却都不见效,这边儿大王前脚走了,后脚就有人来报,道是小公子看起来快要不行了。 如是一来,留守宫廷的官员们也乱了分寸。 王上亲征乃是大事。 别管这事儿有多离谱多危险,既然敲定了要办,那就一定要轰轰烈烈的开始,风风光光的结束,不然岂不是在六国面前颜面扫地? 这时候传书请王上回驾,是万万不可能的。 甚至于是否要传书过去,官员们都有些迟疑。 王上刚刚出征,幼子就病得要死,听起来实在有些不吉利…… 最后还是去请当下留在咸阳的宗室老者来拿主意。 对方迅速给出了答案:不必传书告知。 若他日十八公子痊愈,则可将此事徐徐告知,以宽王上之心,若是天不庇佑,十八公子就此一命呜呼,又何必早早让王上伤神,兼之动摇军心? 他定了主意,那官员遂也应声,如是又等待了几日,十八公子终于还是病亡了。 宗室老者闻听之后为之默然,叹一口气,最后道:“哪一日得了前线捷报,再行回禀吧。” 众人唯唯。 …… 对于空间里的笋人们来说,这次北上出征,与其说是为了给燕国一点颜色看看,倒不如说是一场大型春游活动。 御驾亲征,更适合皇帝体质的春游! 李世民没有独占鳌头的意思,更不想因为自己的一时兴起而致使大秦动荡,是以行军速度并不算快——只针对于他及他所属的嫡系亲卫部队而言。 更别说李唐与战国差了那么多年,军阵的演变、战场上的种种规制也好,他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熟悉。 该积极进取的时候,天策上将无惧任何人和事,但是该谨慎小心的时候,他也足够稳重妥当。 王翦以副将的身份随从出征,原本心里也是有些忧虑的,只是见王上出行之后从不冒然插手军务,更没有一马当先冲到阵前去的冒进想法,松一口气的同时,也不由得更坚定了从前的想法。 看起来的确是只打算做做样子啊…… 蒙毅:“……” 现下对于秦王这个公共账号的使用,笋人们初步制定了一定的轮班制度。 始皇跟老朱能卷,那就让他俩加班加点批阅奏疏,李世民跟李元达能打,那就让这俩人上午下午轮班倒出去骑马兜风,军中巡视。 至于刘彻,这家伙在正经的时候还是很正经的,且相对于其余几人,他的政客素质相当高超。 能拉的下脸来跟人嬉笑,打猎踩了人的麦子被骂能低头乖乖跟人道歉,从不精神内耗,坚持指责别人。 还有最重要的一条——甭管你跟我有什么关系,过往是多么美好,但凡触及到我的逆鳞,说翻脸就翻脸,统统得死! 一路北上,以秦王为核心的中央卫率队伍逐渐落后于大部队,并不仅仅是因为李世民和李元达在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