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这不就跟问昏君对于朝廷所能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一样吗? 还能是什么? 当然是驾崩了! …… 李家这对结义兄弟沿着既定的路线稳稳行进,等到真的到了庆州城外时,魏王也接到了来自下属的飞马传书。 他当即大怒:“若非是我看重提拔,李长生焉有今日?一朝得志,却敢将本王视为无物!” 魏王立时便要发兵征讨,却被幕僚拦住:“王爷且先看过顺城传书,再作计较吧!” 顺城乃是魏王世子驻扎之地,对于这个继承人,魏王还是很看重的,饶是对于李长生的背刺满腹怒火,也暂时按捺下去,接了那封文书到手。 众人便眼见着魏王脸上由阴转为多云,继而又转为晴,最后击节叫好,欢欣之情溢于言表:“哈哈哈,天命在我,大事成矣!陪都那小儿,再不能以天子令颐指气使了!” 众人听得一头雾水,面有疑惑,魏王见状,遂将儿子加急送来的那封文书递给侍从,令众幕僚传阅。 众人看后,不约而同的向魏王道贺。 “连邬家都倒向了王爷,更有诸多高门前去投奔,王爷实乃天命所归!” “向来都是百姓躲避苛政暴君,往投贤明,此事一出,还有谁能否定王爷的声望和功绩?!” 甚至还有人吹捧着,要给魏王拟定帝号。 魏王被拍得飘飘然起来,恰在此时,人群之中却传出了一道格外刺耳的声响:“顺州的归顺州,德州的归德州,此时的当务之急不在于邬家,也不在于往投王爷的官民,而在于李长生!” 魏王脑子里都想好自己称帝之后改换什么年号了,闻言却生生从天堂被拉到了人间。 他听不太了逆耳忠言,从前卫玄成就是因为这个跑的,但他也有个好处,那就是再不爽也不轻易杀人,所以当初虽然他总不听劝谏,但卫玄成也忍了他很久。 此时满心火热天的时候被人泼了盆冷水,饶是心中不快,魏王也没有表露出来,只是略略敛起了笑意,问左右道:“李峤此时也与李长生同行?” 左右应声。 魏王面露难色:“既然如此,此时只怕不好跟李长生反目……” 李峤,这个如魏王旗下李长生一般在陪都朝廷中曾经力挽狂澜的年轻将领,凭借他自己的本领创下了赫赫声名。 而他的挂印离去与邬家倒向顺州的动作一样,都可以视为是对陪都腐朽不堪朝廷的无奈与反抗,这时候魏王派人征讨李长生,间接与李峤正面作战,未免有自相矛盾之嫌。 在魏王心里,李长生也只是一个靠他起家的军汉,没什么了不起的,相较而言,他更希望能稳定顺城那边既定的成果——从太上皇和天子手中夺过天家正统,取而代之! 等自己当了皇帝,再去对付李长生跟李峤,也为时未晚啊! 魏王的态度表露出来之后,很快便有人开始为他的行径搜罗原因:“李长生狂妄,绝非可成大事之人,此人若真是心机深沉,王爷传召,他必定前来,且还会花言巧语,以安王爷之心,如今他得志便猖狂,反倒不足为虑了!” 魏王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一个没见识过富贵的小人物,得势之后便翻脸猖狂,甚至于枉顾双方几倍的兵力差异,这样的人怎么能长久? 最终还是决定暂且将李长生轻轻放过,打个巴掌再给个甜枣——先让人持魏王令人训斥几句,然后再升任他为德州刺史。 反正德州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还使计除掉了济王和钱伦,索性便把这名分坐实,权当是卖个好儿给他,便也是了。 让魏王欣慰的是,这回发言的这个幕僚,脑后的反骨没卫玄成那么硬,听他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半点不情愿的样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