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只是吩咐宗正寺,宁氏一日未曾改嫁,便一日可享受到亲王正妃的俸禄和恩遇。 …… 刘彻身在宫外,眼见着吴王这个前男主分分钟被天子料理清楚,不由得叹一口气。 空间里其余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他说着话:“不回去吗?还是继续假死?” 刘彻又叹了口气:“假死之事,本是模棱两可的,但局势到了这等境地,只怕不假死也不行了!” 空间里众皇帝嘻嘻嘻嘲笑道:“药下得狠了,见效倒是见效,就是把你自己也给吓住了吧?” 颖娘来问,刘彻也是如此回应。 颖娘颇有些诧异:“春郎,当日你决定假死避难,是因为朝局不利于咱们,现在燕王楚王已死,信王与吴王也已经殒命,其余诸王虽也年长,但到底不似这四位那般强势,你有大义名分在身,再有外家襄助……” 刘彻轻声同她解释:“正因如此,我才更要假死!” 刘彻作为一个前老登来揣测一个现老登,当然是一猜一个准。 譬如说,刚看完白绢上的内容,他就知道吴王绝对要糟。 但是他是人,不是神,显然也会有猜测不到的地方。 譬如说,老登会用杖杀这种手段处死吴王。 譬如说,老登清楚的察觉到信王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 再譬如说,老登甚至于在杀掉吴王之前,就下令处死了信王! 第一个譬如,说明天子心狠手辣,远胜于昔日的他。 刘彻擦着口水,心里不无酸涩的想:嗐,谁叫人家儿子多呢! 第二个譬如,则说明这个世界的天子迥异于从前他们所经历世界里的纸糊皇帝。 他很敏锐,而且还很凶残,身为天子,他可以犯无数次错,但作为皇子皇孙,却只能犯一次错! 而错误的代价,就是死! 第三个譬如,正是导致刘彻决定假死脱身的直接原因——天子痛恨利用他的人,有甚于违背祖制和法度的人! 就本朝律法而言,信王的罪责其实并不像吴王那样大,吴王可是直接违背祖制出京了呢。 但是在天子看来,吴王擅自离京,违背的是法度,信王意图用他来做刀子攻击吴王,真正意义上利用忤逆的却是他这个天子,所以,信王比吴王还要该死! 先是楚王和燕王,再是吴王和信王,储位最有力的几个角逐者都已经殒命,东宫皇孙就此凸显出来,天子难道不会怀疑,信王之后还隐藏着一只黑手吗? 刘彻做得隐秘,成宁县主也只是说了几句话而已,东宫准备的很周全,但是天子不需要刨根问底,他只需要看结果——此案之后,谁得到了最大的利益? 东宫! 即便是刘彻自己,也不敢贸然去面对一个老年版本的刘彻。 喜怒无常,权柄至上,足够敏锐,也足够残忍…… 面对这样的敌人,不要想着正面对抗他,能跑就赶紧跑吧! 刘彻原本还在迟疑,此时却彻底敲定了主意,好在他早就预想有所准备,此时倒是不慌,只是叫颖娘近前些,低声道:“有件事情,须得劳烦姐姐去做,我们在诏狱之内,可还有眼线吗?” 颖娘听得微怔,神色肃然起来:“你想做什么?” 刘彻道:“我不会让他去冒险的,我只是……” 他微微笑了起来:“想借一借他的耳朵。” …… 信王死了,吴王也死了。 死去的人,是没有资格再被铭记的。 尤其,吴王此时无子。 不,倒也不能这么说,他其实是有儿子的。 那个外室不是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