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文。 见只有他们姐弟来了,许闻宜问,“昭文怎么没来?” 姜筝笑道:“那个讨债鬼嚷着要骑马,一清早便去挑小马驹了。” 许闻宜闻言皱起眉,开口责备,“胡闹,她才多大就要学骑马?” 姜筝:“不碍事,有驸马看着呢,而且阿檐当初不也是三岁开始学骑马?” 她不欲在此事上过多纠缠,轻巧将话转到旁处,笑看了一眼身旁的姜檐,与许闻宜说,“我这次来,有一件事稀罕事要跟您说。” 许闻宜一瞧便知道跟姜檐有关。 姜筝挨着许闻宜坐下,开口揶揄姜檐,“还不快将东西拿出来?” 姜檐瘫着脸问,“拿什么?” 姜筝弯下唇,“昨晚你给了我什么东西,自然拿什么东西给母后了。” 姜檐这才想起此事,从荷包中取出两个平安符,“这是儿臣在寺庙为母后跟父皇求的。” 许闻宜凤眸闪过一抹讶异,从姜檐手中接过平安符。 姜筝在一旁笑着问,“是不是稀罕事?昨日他来送平安符时,我还以为是哪个不开眼的假扮我这个傻弟弟,不成想真是他。” 姜檐瞪了一眼姜筝,他让姜筝来是为了谈事,不是来听她取笑自己。 不等姜檐开口,姜筝继续道:“瞪我做什么?是谁说世上无神佛,打死也不会去庙里上一炷香?结果转头就给我们求了平安符。” 姜筝转头去笑着去问许闻宜,“母后,您猜是谁叫他转了性么?” 知子莫若母,许闻宜瞬间了然他们的来意。 她并不兜弯子,直言道:“你父皇还没想好到底要将卫寂安排在何处。” 一听这话,姜檐急了,“父皇真想派他去斩什么贪官污吏?” 许闻宜抿了一口茶,悠悠道:“你的心思,你当你父皇看不出来?” 姜檐不说话了。 姜筝噗嗤一笑,“他对小卫的心思,莫说父皇了,便是一条路过的狗,瞧见他看小卫的眼神都能猜出来。” 姜檐恼道:“看出来怎么了?我就是喜欢他!” 姜筝拉长调子‘呦’了一声,开口挤兑姜檐,“你喜欢人家,人家喜欢你么?” 一提这话,姜檐来了劲,“自然喜欢,他早早便喜欢我了。” 姜筝:“人家小卫的学问那样好,听说在常白郡还办了大案,你看看你,哪里能配得上人家?” 姜檐:“怎么配不上?我日后也会尽好一个太子的本分,勤于政务,仁爱百姓。” 听他们姐弟一唱一和,许闻宜放下茶杯,“好了。” 她的声音虽轻,却让姜檐跟姜筝都止了声。 许闻宜叹了一声,“小卫的品行,我自是信得过,也很喜欢他,正因如此才不愿看他拘在东宫,他是栋梁之材,你父皇也很看重他。” 姜檐起身道:“他嫁进东宫,也可以为朝廷做事。” 听懂姜檐话中的意思,许闻宜蹙起细眉,“历来没有这个规矩。” “大庸百年基业,自太.祖在马背上打下江山,便一直抑商重农。这次儿臣南下,看到靠天吃饭的百姓才知道父皇为何要开商路,因为□□订这条规矩时,粮库空虚,自然是温饱在先。”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不适合的规矩便不能死守。正因为父皇明白这个道理,他才会力排众议废除许多抑制商行的律法” 姜檐朗声道:“儿臣喜欢卫寂,他又是栋梁之材,为何不能一面是太子妃,一面是朝廷命官?” 许闻宜一愣,未曾想道姜檐会说出这样的话。 “儿臣喜欢他。”姜檐倔道:“是非他不可的,若不是他,我此生不娶。”<
75. 第 75 章 等他再回来,只怕卫寂与……(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