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收获这么一封密信。 叫他们哭笑不的是,劈开那个竹筒,一个弧面的缝隙里还真躺着一只冬眠的小锦最爱吃的那种虫子。 衡宇这番孝心,谁看了不迷糊啊。 苏辰便让人去御花园的竹林里给小锦捉虫子。 康熙光顾着生气了,也是在臣子们离开之后才从儿子口中得到这封密信由来。 然后皇上也一声令下,叫乾清宫这边的人明天都去捉竹虫子。 苏辰很好奇,如果此时身在布达拉宫的第巴知道他给噶尔丹的信被一只鹰带到了皇上手里,他是会觉得这是佛祖的意思还是会继续一意孤行。 喂了衡宇几块肉,苏辰起身回到殿内,就发现刚才很生气的他爹此时已经是心平气和了。 梁九功正传了晚膳,带人布置菜肴。 胤礽手里握笔,在明亮的灯下写着东西。 苏辰走过去,一看更晕,是藏文,他只学了一点点的。 “阿玛,这是给谁写信啊?”苏辰问道。 康熙已经习惯自家儿子提出一些比较单纯的问题,说道:“颜达汗。” 苏辰俩眼转圈。 颜达汗? 为什么一次都没有听说过? 边疆事务复杂,而他家辰儿又是个对海外关注点高于东西北的,康熙也不指望他对处处都通透,说道:“固始汗的长子,顺治十年固始汗薨,颜达汗便继承了汗位。西藏的军政大权,有很大一部分掌握在他们手中。朕猜测,桑结嘉措鼓动噶尔丹入侵喀尔喀,为的就是排挤颜达汗。” 苏辰点头,“那是叫保成写信给颜达汗问问情况?” 康熙笑道:“旁敲侧击一下,毕竟他们距离近,有什么情况能比我们更快地了解到。” 这封信就要以大清皇太子的名义,私下寄给颜达汗了。 --- “阿玛,我们去外面看灯吧。” 宫里挂着的灯其实挺不少的,一道一道的明亮如同长龙,但苏辰看了好几年,再好看也觉得审美疲劳了。 而且每年的程序都一样,前朝后宫都会让臣子和他们家的妻子女儿一起来,看灯猜灯谜,做个诗听听朝臣们的马屁。 苏辰觉得他阿玛应该比他还对这些疲劳。 于是撑到亥时初朝臣们都携家眷回去了,他才凑到准备回宫的老爹跟前说了这么一句。 康熙没有迈出去的脚步顿住,问苏辰:“想去外面看灯?” 小孩子可能都一样,他小时候也非常想看宫外的灯,不过出去过一次就会发现,外面的灯不如宫里的灯。 不过康熙回想了下,这几年忙来忙去的,再加上有孩子们陪着,逢年过节出去的时候就没有过了。 他便道:“先去换衣服。” 话说完了,才注意到还有五六双渴盼的小眼神眨巴眨巴地看着他。 胤祚说道:“阿玛,我也想去。” 康熙:--- 胤祚旁边是胤佑,再往下是胤禩,另一边还有胤禛、胤祺。 胤褆和胤祉虽然大了,这时候也无声地朝他看来。 康熙哀叹,幸好底下几个小的都没让他们跟着到前朝来。 儿子多了都是债啊。 永和宫,德妃在主殿里开了两个叶子牌桌,这宫里的小答应以及几个没有位份的宫女都在玩,殿内热热闹闹的。 灵书走进来,到德妃身边,小声道:“娘娘,刚小安子过来说,皇上要带着阿哥爷们去宫外看灯。” 德妃担忧,问道:“胤祚也跟去了?” 灵书微微点头,“小安子就是回来拿衣服
181. 小助手 好好的上元节理藩院众人又……(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