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辰来的路上还和表哥给他商量一个汉名,叫郝岱。 苏辰说的时候觉着好笑,黄家人却都没有疑惑,热情的接待了察岱。 饭还没吃完,当初和黄家人一通在这个村庄安家的几户流民得到消息,都跑过来跟苏辰道谢。 这些人还没空手,拿来的有包的好好的点心,还有咯咯哒叫唤的母鸡,看见苏辰不由分说就往他怀里塞。 要不是察岱挡着,苏辰非的当场被塞一块柿饼到嘴里不可。 这几户人家有姓方的还有姓蓝的,两家是河南人,还有两家是扬州人,有一家曾经是烧瓦的,还有一家的老爷子有精巧的编筐手艺。 苏辰想不到这一趟还有意外收获,当场就把这两个技术性人才吸收了,亲自考察他们的手艺熟练度后(烧瓦的就看他和泥),给定了一月一两银子的工钱。 于是比任何招工广告都好使,之后的几天里黄家小院儿尤其的热闹,才刚上任的察岱几乎应付不过来。 一直到快过年的时候,这边的粉饼厂坊才建好,只不过厂坊还在招人,这次就以女人为主了。 这一次黄家小院儿跟个集市中心似的,每天好多听到消息的人过来。察岱就叫家里的两个经年的嬷嬷过来看人,然后再把记录着人员信息的本子送到宫里给表弟看,叫他最后做决定。 不知不觉就到了年关,皇庄那边稳定生产,新的工厂扩建也没有让苏辰的荷包扁下来,他和保成分账,刨除各种成本后一人竟然能有五万两银子。 这利润,太大了吧。 苏辰抱着银票们,乐得跟跳进米仓里的小老鼠似的。 便是大年三十这天,他也在宫里的实验室中研究口红的做法,口红其实比粉饼还要简单,现在的各种胭脂作成管状的就是口红。 只不过苏辰觉得现在胭脂颜色比较少,想多做出几种来罢了。 旋转的口红管还难不到他,一个上午便做了出来,但是漂亮的颜色很不好调。 梁九功找到这里来的时候,就看见辰亲王袖子上跟打翻的颜料盘似的,笑道:“王爷,都巳时了,皇上还等着您去贴福字儿呢。” 苏辰才想起来,赶紧放下手里的两瓶植物颜料,洗洗脸跑回去换衣服。 昭仁殿已经布置的非常喜庆,路两边的树都系上了几朵假花,好看也不过分,苏辰住的那个房间门外两边的柱子上,贴着一对长长的大红色金字春联。 苏辰挺满意,夸了夸守着宫里的几个下人,叫连山记得发压岁钱就带上复康,跑着往前面而来。 乾清宫正殿,大门敞开着,中午的阳光洒进来,将正在宽大的书案上书写福字的康熙,和排排站在前面的三个小豆丁笼罩在光芒里。 苏辰放慢了脚步,轻轻的走进去,只见从高到低依次站着的保清、保成、长生三个人,全都双手端着一个大红纸写的福字。 “这是你的。”苏辰刚站定,手里就被阿玛塞上一张最大的。 康熙满意的看看最高也只不过比书案高出两指儿,最矮只能看到一个头顶的四个儿子,满意的点点头,伸手,温热的茶递到手上,他喝了一口,问道:“阿玛写的福字,有力度有风骨吗?” 四个孩子中懂得最多的就是苏辰,不过他低头端详了端详阿玛的字,的确是很好,便答:“有。” “有!”右手边的三个小家伙儿比他还喊得大声,三双眼睛里都冒星星,捧着阿玛写的福字满眼佩服。 康熙心头畅快,将茶杯放在一角,提笔蘸墨,一个福字挥洒而出。 接连写五张他才放下毛笔,对后面侍候笔墨的太监道:“送出去吧,纳兰府上一张,索府一张,噶府一张,张英府上一张,沈荃府上一张。顺带问一问沈大人,朕的字可有进益?” 得到一幅福字
第45章 除夕宫宴(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