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动静康熙抬眼,就看到睁着眼睛看着他手臂的儿子,笑道:“怎么没睡?进来。” 苏辰问道:“阿玛的风寒还没好么?” “好了”,康熙叫他坐边上的小凳子,“只身子还不爽利,烧艾疗一下。” 苏辰看了看,“疼不?” 康熙一笑,脱口而出想说不疼,当爹的怎么能叫孩子知道自己怕烧艾呢?可是看到孩子认真的眼神,他还是说了实话:“有点疼。” 边上的太医闻言手都忍不住发抖,他不知道万岁爷灸艾是忍着疼的。 自己一直以来岂不是都挂着脑袋做事儿的? 苏辰真心疼阿玛了,“那您好好养身体,养好了再忙。” 康熙自从亲政起,没有一天错过御门听政,许多大臣以圣躬为由,上折建议或三日或五日听政一次,他从来都是看看就放到一边。 因为康熙很清楚,他和祖母这样老的老的小的小,若是自己立不起来,这朝廷也会成为明朝那般的。 君臣十几年不相见,底下会有多少龌龊都因此滋生。 殷鉴不远,他一日都不会懈怠。 却不妨碍康熙此时看着儿子心疼的小脸儿,不由龙心大悦。 “辰儿可知,这点疼阿玛为什么会觉得疼?”康熙将手里的书放到一边,十分好心情地问道。 苏辰摇摇头,往前坐了坐。 “阿玛和你这般大的时候,日日勤读,身体有恙就烧艾疗养,才至于现在一闻到烧艾的味道,就觉得身上微微作疼。可是阿玛不会让惧怕主导自己的心神,为了身体能快点好,如今也照样灸艾。”当初他还是在宫外避天花,身边只有一群奴才,为了能让阿玛看到自己,他也必须努力。 如今看着自己的儿子,康熙却不想他和自己当年那般辛苦。 “只是你有阿玛护着,倒不必承担这些。” 苏辰仰着头,看着父亲眼里的如融融春水般的笑意,胸中满是豪情,道:“儿子想为阿玛分忧。” 康熙心情极好道:“好啊,不过要先等你长大了。” 苏辰道:“我知道阿玛现在缺钱,我知道怎么挣钱?” “哦?”康熙挺感兴趣的,“你说说。” 苏辰想了会儿,说道:“我见过日精门旁边的自鸣钟,奴才们说,一个自鸣钟需要上万两银子呢。这东西是泰西国家向我们出口的奢侈品,我们也可以向泰西国家出口我们的奢侈品啊。” 康熙笑道:“说吧,看了朕的什么书了?” 这要是没摸着他从传教士那里得来的书看了,说不出这么一番话来。 只不过大清的皇子能想到为大清出海赚银子,不丢人。 苏辰还真看了,他阿玛做了密密麻麻的笔记的几何之类的,他没有看进去,倒是找着一本杂记看了。 也因此才知道,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支持的东印度公司,现在都创立七十多年了。 他觉得康熙时期距离鸦片战争还早,看到这么一个消息却有种西方的炮口已经往东方对准的感觉。 苏辰坦白:“儿子看了那本西洋杂记,了解了许多西方国家的风俗。” 康熙摆手叫太医先下去,才将手里的书递给苏辰:“辰儿,你看看这个。” 苏辰看清了上面的内容,头皮都麻了。 竟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消息。 一直以为盲目自大的清王朝,现在都有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消息。那么后来一直严格执行的海禁,真的只是觉得中华地大物博什么都不缺吗? 这其中又有多少是政治考量? 苏辰这时候才听到康熙的声音,“如果咱们也效仿那位英国女皇,不久的将来会
第22章 发现了(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