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往北走,先去感受一下有名的“名利路"。 只要是南边来的信件,那可都要通过蓝田县内这几个驿馆传递,蓝田县的百姓最常被征召起来干的活就是修路和邮传,三娘沿着官道往南走,一路上便遇到一拨送信的驿使。 三娘顺便把自己捎带出来的信给了对方,托对方帮忙送往长安。 得知三娘是新来的县尉,驿使自然恭恭敬敬答应。只是继续赶路的时候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他们 这位郭少府年纪可真小啊。 人和人可真不一样! 三娘到最近的驿馆歇了歇脚,与守着驿馆的老吏唠了唠家常,没一会就吃上了今年新做的杏脯。 蓝田县的大杏长得特别好,丰收时满树都是黄澄澄的果子,吃也吃不完,卖也卖不掉,烂在树上怪可惜的,手巧的人家便做成杏脯去长安的酒楼茶肆里兜售,也算是一门小营生。 只是卖不卖得出去得看运气罢了,有时候碰上不好说话的伙计直接就把他们赶走了。人家长安城中的曲江池便有那么多杏树,何必舍近求远买你蓝田县的杏子或者杏脯。 三娘尝了几块,觉得味道极好,清甜爽口,色泽上佳,比她以前吃过的都要好,便问老吏哪些村子大杏树最多。 结果几乎村村都有。 这也挺正常,再往南走可就全是山了,靠近山的地方树就多,何况蓝田县背靠的还是有着划分南北作用的秦岭山脉。 > 萧戡很有些埋怨三娘: “你出城怎么不叫上我?”他只是多睡了一会,醒来就听说三娘已经出城了。对于小伙伴出城玩不带上自己这件事,萧戡是很不开心的。 三娘一听就知道这厮在想什么,边上马边回道: “我又不是出来玩的。” 萧戡道: "不是出来玩也能喊上我啊,说不定路上有我行侠仗义的机会!" 三娘一脸深沉地对萧戡说: “你这样是当不了侠士的。” 萧戡不服气: "为什么我当不了?" 三娘道: “哪有侠士整天盼着人出事、给你机会行侠仗义的?这不是侠士该有的想法。”她客观点评萧戡这种行为, "没有侠心,谈何当侠士!" 萧戡听后一时不知该怎么反驳。 有些话虽然有道理,可咱就是不乐意听!来都来了,他是不会回去的,反正得跟着三娘一块到处溜达。 三娘自己带的人也不少,倒是不在意多萧戡一个,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下了官道前往离得最近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