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临近黄昏,三娘揣着几份菜谱归家,恰好踩着夕鼓响起的点回到常乐坊。她不免和她祖父感慨:"养个进士真费钱。" 她已经很努力地少输几轮了,结果还是得掏出去不少钱,接下来可得吃回本才行。 郭家祖父笑道: “考上进士的好处也多,这几天可没少给你送贺钱的人可不少,你有什么要花用的地方便跟你阿娘支去。" 对于读书人来说,考上进士无异于鱼跃龙门。 别说考上进士了,不少豪商巨贾都爱来长安赴考的举子都格外好,像是那长安首富王元宝每到冬天就派人扫掉坊间街道的雪,殷切地迎考生到他们家借宿。 常年广撒网之下,说不准真有考生高中之后会回馈一二! 要不人家怎么能在长安首富 这么显眼的位置待那么久。 至于那些从乡贡出身考出来的举子,背后更是早就有不少乡绅富户支持他们前来参加科考。 真要考出来了,这些乡绅富户给的好处就全落到他们头上了。 缺钱这种事,一时半会是不会出现在新科进士身上的,谢恩宴上罚的那点钱也就是意思意思而已。 三娘没想到自己才刚金榜题名就拥有了挥金如土的机会。不过她本就没怎么为钱发过愁,对此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喝了快一整天的酒,哪怕那酒不醉人也还是有些难受,三娘与长辈们说过话后便去沐浴更衣,洗去一身的酒气。 得亏她有贺知章他们陪着锻炼自己的酒量,要不然光是这些应酬就怪叫人头疼的。 第二日新科进士还要被主考官韦陟领着去过堂。 过的当然是中书省的堂。 千辛万苦过了科举关,新科进士终于拥有了直面宰相的机会。 一大早众人就在光范门外会合,早早候着宰相来上堂。 李林甫来得倒也不算迟,与他同行的还有另一位宰相牛仙客。 牛仙客和李林甫一样也不是进士出身,而且他的出身更低,最初只是个县衙小吏。 这样的出身能爬到宰相位置不得不说是种奇迹。 张九龄在相位时一度极力阻止李隆基重用牛仙客,一来是进士出身的官员天然抗拒这种“非科班”官员,二来则是牛仙客能力虽然不错,却是个对谁都好、不想得罪人的性格。 李隆基让他掌管别的衙署还好,偏偏想让他当宰相,且负责还是管理门下省的宰相,那问题可就大了。 门下省是做什么的? 朝廷有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中书省负责拟定计划,门下省负责核查审议,觉得可行的发到尚书省执行,觉得不可行的当场打回去让中书省改。 唐初最有名的门下省一把手是谁知道不? 魏征! 一看这位贞观好榜样就知道门下省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吧! r /> 李林甫则是乐坏了,不仅极力支持牛仙客为相,还有事没事就在李隆基面前上眼药:你看看这张九龄,连陛下想提拔个人都要阻止,唉,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臣子! 李隆基本来就觉得张九龄不够听自己话,很快就找了个由头把张九龄罢相。 这不,现在李林甫果然想下什么政令就下什么政令,门下省一概不驳回,上下一心干大事,半点都不需要李隆基烦心! 牛仙客此人在地方上是一员干吏,处理起地方事务来谁看了都得夸一声好,此时明明高居相位、位列国公,看起来却丝毫没有宰执的气势,只有满身的垂暮之气。 三娘这些年忙于读书,与牛仙客他们这些朝官接触得少,此时见到牛仙客后心中也有些感慨。当初李泌曾与她分析过牛仙客入主门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