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娘:“那读书读到有不懂的,可以来请教您吗?” 张九龄:“若是正在的,你只管问就是了。”他答完又问三娘都读了什么书。 一问之下张九龄不由有惊讶,这每天几乎都要看完一卷书的阅读量便是许读书人都比不上。 张九龄颇觉稀奇地询问:“你都看得懂?” 三娘:“有看不懂,所以有疑问都攒下来请教阿泌哥哥,要是遇上们都琢磨不明白的便去找贺学士他们请教。您往后能住在这的,们就近问您就成了!” 张九龄笑:“问是没问题,就怕贺学士知会吃味。” 他虽然才回长安没久,却也听说了贺知章这孩另眼相待的事。 据说贺知章每天早上都带着这娃娃到处遛弯,偶尔还会约上钟绍京。 想来就像他爱惜李泌的天分、称呼李泌为“友”一样,贺知章也是极爱重三娘这个的忘年交的。 要不三娘的神童之名是怎么传到御前去的? 分明就是贺知章有援引。 当然了,肯定还得圣人有这个心思。 想到朝中的诸杂事,张九龄心头也是思绪万千。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却还不能太过得,以免像韩休一样只干了几个月又被罢相。 这可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位置。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有几个人没幻想过自己手握权柄、一展雄图?只是越到这种时候就越该谨慎行事,不能在这节骨眼上行差踏错。 人人都说如今的大唐是万国来朝的太平盛世,可张九龄看出了这份繁盛底下的危机重重。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首先就是京师与地方上的联系逐渐变得薄弱,政令与地方奏报等不能有效地上传下达。 其次是圣人为了开疆拓土重用了不少武官与异族人,这人大戍守一方,当地的军队有着极大的掌控力。 这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上。 朝廷根本不知他们会在地方上干点什么。 张九龄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一眼便看出这里头埋藏着的祸根。 许问题一旦爆发出来,大唐危矣! 如今得居相位,张九龄想做的事非常,他不想大唐端端的盛世在他当宰相期间出问题。若是当真如此,他百年之后有何颜去见张说他们? 只期望他们圣人依然是英明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