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能接触到这么多禁中藏,都是因为这么个小娃娃吗? 骤然被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三娘一点都没慌,反而还笑得甜滋滋。 她快活说道:“贺士他们答应借给我抄的时候我可高兴了,想来天底下需要抄的人一定不少!你们若是觉得阿俅这做法好,以后碰上别的有需要的人也借给她们抄就好啦,这样世上所有想读的人都有可读了。” 李俅听得直点头,骄傲挺起自己的小背脊,仿佛自己的初衷当真是让全天下想看的人都有机拿到。 其余人也听得十分动容。 读人夸起人来那可真是花样百,不多一个思的话他们能换好多种说法。 三娘听得瞠目结舌,只觉自己又了一手。 想到外头还有那么多人等着抄,三娘也没听他们吹捧太久,很快便让他们继续抄自己的。等众人各归各位,她才昂起小脑袋问旁边的老者:“要腾个位置给您加张案吗?” 其实船舱里已经挤得满满当当,只留几条窄窄的过道可供人去取与交稿。 老者摇了摇头,笑道:“不必了,我看看你们都准备了什么就好。” 提到这个,三娘话就多了,积极和老者分享道:“这些有些是圣人告诉我必须要读的,有些是贺士和我老师他们告诉我要读的,阿俅想弄这个船的时候我就单给他抄了一份。” 老者挑眉:“你还见过圣人?” 三娘点头:“见过几次了!” 老者又问:“你老师是谁?” 三娘道:“我老师姓王,大家都叫他摩诘居士。他很厉害的!”为了证明自己老师真的非常了不起,三娘一口给老者背了几首王维的诗,与有荣焉翘起了小尾巴,“这些诗全是老师写的!” 老者自是认得王维的,王维当年可是一到京师就名动长安,谁见了不夸一声“王郎好风采”。 只是这些年他们仕途各自浮沉,未再有更多的交集罢了。 老者便问:“他如今在长安吗?”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三娘道:“在的,在荐福寺住。”她好奇追问,“您认得我老师吗?” 老者道:“见过几次,不算太熟悉。” 三娘在心里头换算了一下,大概就是她和圣人那样见过几次,要说她与圣人是老朋友那肯定是算不上的,只能说留了点印象。 她琢磨着,又听老者问她:“你跟着你老师作诗吗?” 三娘不假思索回答:“我跟着老师琴!” 老者:“………” 所以你刚才那么骄傲背王维的诗做什么?! 不过这么小的年纪能背下那么多诗,记性确实挺不错。 一人在船上看了一圈,不想打扰到众人抄,便又下船了在码头上溜起弯来。几个小孩兴致勃勃讨论起船上船下那些装置都是做什么用的,不时还向裴旻他们这些经验丰富的大人们讨教。 那老者也随着他们一起在暖洋洋的冬日中。 李泌不着痕迹落后三娘她们几步,单独向老者问好。 原来这老者不是旁人,是刚守完母丧的中侍郎张九龄。 李泌当初曾得丞相张说赏识,张九龄恰好又是张说一力提拔起来的人,一老一少交情自是不错。 张九龄说道:“我在这边等候圣人召见,今儿见天色挺好便过来看看,没想到碰上你们。”比起爱笑爱喝酒的贺知章,张九龄其实要不苟言笑一些,为人也比较刚直,骂起人来极不留情面,一度让许多人对他不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