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改建,扩建,加固,重新装饰等等,如今已有仙宫之态。被无数文人誉为人间帝王皇极殿。 虽然曾经有几位皇帝将太和殿改名皇极殿,但康阳帝时又将其改回了太和殿。 太和殿内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美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即为皇帝御椅,也叫龙椅。 如今的旭阳帝规定三日一大朝,每日一小朝。大朝召集文武百官,小朝则是几个部堂以及重要的武官。 今日并非大朝日,但因为有紧要之事,因此召集百官,开大朝会。 太和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武官在左,文官在右,正是如今武官压制文官的态势。 皇帝龙椅上,旭阳帝正襟危坐,仔细聆听殿内一位武官的讲述。 旭阳帝如今已近天命之年,在位十一年,鬓间已是一片苍白,嘴唇微薄,眼神清澈,富含贵气。面容中正,眉间隐有川字纹,不怒自威。 旭阳帝一边仔细倾听着下面官员的讲述,一边目光缓缓巡梭,在一定的时间内扫过每一个官员的脸庞,让所有官员都隐隐感觉到皇帝陛下的视线。他仿佛就是天生的帝王,俯视着座下的臣子们。 今日临时大朝,所议论的是今日一早就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山东急报。 正阳国内如今山东梁山水泊的匪患已是势力庞大,且朝廷一直无法清剿干净,生生从康阳帝时拖至今日。导致四川,陕西等地也有山匪聚集,模仿梁山起义。匪患就像是野草一般,怎么烧都烧不尽。 如今四川陕西两地各有一支山匪渐渐成势,当地官府,军方也曾围剿,但都失败了,久清不下,那些山匪就开始合势,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山匪,恐怕用不了多久,山匪势大,就该攻城了。 于是两地官府便先后送来不少急报,而今日一早的八百里急报。则是山东送来的,梁山水泊内似乎起了内讧,沿江有不少尸首飘出。且在三日之前,有梁山内的匪寇暗暗送信至山东巡抚衙门,说是请求朝廷诏安,他们可以作为内应,解决梁山之患。 是诏安还是清剿,成了这太和殿内争议的焦点。 武官们大多倾向于清剿梁山,那梁山匪患大多桀骜,梁山也是如今魔道宗门里,人数最多,最强大的之一。可以说仅次于邪门之下,但论及危害正阳朝廷的程度,梁山当属魔道第一。 武官们当然不会让这群魔道武者诏安,成为他们的同僚。 而文臣则倾向于诏安,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如今正阳国国内不断的有天灾发生,百姓民不聊生,如果要清剿梁山,至少出动十万大军。十万军马背后的辎重,民夫等等,足以压得现在的朝廷喘不过气来。 但诏安就不同了,诏安就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不需要朝廷花费任何代价,只需给出承诺即可。而且武官是由正道武林担任还是魔道武林担任,对于文官来说没什么太大区别,都是政敌。 尤其是如今武夫死死的压制着文官集团,如今的文官们已经紧紧抱团,不似几十年那种相互攻讦,山头林立的时代了。 旭阳帝从头到尾没有发表过自己的意见,他就是默默的看着,看着文官武官两大派系相互出招,拆招。他要等到双方无力可出的时候,再强势入场,一举奠定胜利。 其实文官和武官之间的争斗,也是南方和北方争斗的缩影。因为200年前北蛮的南下入侵,导致正阳的世家大族,文官集团几乎集体搬迁至南方。而后来的复国之战后,因为北方有北蛮一直狼顾环伺,南方的这些文官家族已经有了心理阴影,加上南方水土肥沃,人杰地灵,气候也比北方舒适,因此北方就成了武官们安家立命之所。 两百多年过去,北方虽也崛起了一些文官家族,但远不及南方。而南方虽也有一些武官家族崛起,当然也比不过北方一众武官经营两百年。 就这般,南北风格截然不同,文官和武官之间的隔阂也变得更大了。 其实在二十年前,崛起了一位儒将,兼具文治和武功,若他能真正崛起,说不定可以成为南北文武之间的调和剂,但可惜,最后一位儒将,用武功崛起,却最后丧命于文治。 也是从此之后,文武之间已经没有了相互接纳的最后一丝可能。 看着从早吵到中午,连午膳都不吃,却依旧精力充
第21章 少女小丽(6000字)(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