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有大爱的诗魔先生,初家的名帖!(2 / 3)

人欺凌我如狗,我命如草芥。幸得先生相助,救我于水深火热,供书教养,待我如子,如同再造。情,无以回报,只能待在先生身边,斟茶递水,洗衣叠被,铺纸研墨...却也不足以回报得先生的点滴之恩...” 崔三胡编乱造一通,侃侃而谈。 说起自己身世时,言之凿凿,四字连句一大篇,怕是将自己心中的那点墨水都给用尽了。 更加夸张的是,说到最后时,他竟流出了一点眼泪,似乎忆起往昔,痛而感伤,又感动于“先生”抬爱,泪眼摩挲。 不得不说的是,这厮倒也是个演技派人物,不愧为大理寺的铁面官。 初有君听此,竟不由动容,感叹于崔三身世悲惨之余,心中暗道:嗯?想不到这位诗魔先生年纪轻轻,就能写出旷古名句。犹有大才之间,亦不乏大爱。他愿意救济疾苦,不落慷慨扶弱,乃是极高的品德啊。此子甚佳也,至少较之许多沽名钓誉之辈,多了一份善心... 而元博在听崔三说话时,差点没将刚刚喝入口中的茶给喷出来。 他想不到崔三竟能给自己,编造出这么一个离奇而悲惨的身世。 且还说得动情之至,尤其是在他自称“情”时,故意拉长了语气,扯动着情感,俨然令信以为真的初大小姐为之动容。 崔情? 亏这小子能想得出来! 你怎么不叫崔生? 元博忍不住在心中暗骂了崔三一句,而后刚想开口说些什么。 却猛然发现,崔三情感爆发道:“先生在上,大恩无以为报。请受崔情一拜,若可以,情,以后便奉先生为亚父了。” 这突然其来的添油加醋,让元博措手不及,终于忍不住喷出了一口茶。 好在他把头歪过一边,没有将对面的初大姐“喷射”一脸... 而崔三说拜就拜,竟真的要跪下来。 元博赶紧冲过去将他扶住,暗中瞪了崔三一眼后,却也只能配合着演戏道:“情儿,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我是兄弟,叫我一声哥哥即可。亚父之事,切莫再谈。” 初有君眼底泛起一抹光芒,心中又不禁暗道:这先生不仅有大爱,还不忌门户之见,愿意贫困结兄弟之好,定是个好人... 崔三则故意抹着眼泪,应道:“是,亚父!” 看得一旁的华平安目瞪口呆。 元博大感无奈,生怕崔三继续演下去,便转口道:“去取纸墨笔砚来,大小姐要看为父...不,为兄的拙作,那我便即兴一首吧。” 崔三这才转身离去。 初有君这时从怀中取出了元博此前写下的那首《怀远》,并轻声朗读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先生此诗甚好,乃绝句也。但可从诗意中看出,先生有故人相思?” 元博坐回自己的位置,装作怅然道:“然也!思乡思亲思故人矣...而大小姐那句“对岳如见海,君别犹在侧”,其暗中命题,不正是要以山岳湖海,咏出相思离别之情吗?” 初有君眼前一亮,“先生果然洞悉了有君心中所想,但不知先生所思之人...是谁?” 唐朝玄宗时期的名相张九龄所作的这首诗句,本名《望月怀远》,寄托的是对亲人的思念。 元博转手“剽窃”,也是回道:“思乡思故,自然是缅怀故去的亲人。” 初有君露出一丝笑容,“原来如此,先生亦是个重情长情之人...” 说话之间,崔三在向州令府的下人询问之后,取来了文房四宝。 元博收起心中的“思乡”之情,改口道:“大小姐不嫌在下才疏,在下便再作诗词一首,请大小姐指教。崔情,研墨!” 崔三应是,刚想走过来。 却见初有君道:“等等,我来为先生研墨。” 说着,便走过元博身旁,动手研墨起来。 站在她身边,元博只感清香入鼻,脑中竟有些想入非非的感觉。 初家大小姐绝色,惊为天人,试问又有谁人能忍住不报幻想? “好!” 元博倒也不拘泥于此,有佳人研墨更加却之不恭,随后便开始挥动手中的朱毫。 不出片刻,诗句已成,冠名《遇雨》。 初有君一见,顿时又呆住了,默念道:“一雨纵横亘二州,浪淘天地入东流。” “先生笔下的二州,可指的是燕云二州?” “是!”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此句...竟在隐喻先生有报国之壮志雄心?” 元博正色道:“山河欲碎,我为匹夫。然,纵是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