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第 162 章(2 / 3)

时候能放映的电影,翻来覆去就那么些,《送郎歌》因为里面含有一些擦边的爱情元素,在当时那个年代,已经算是日常出格的电影题材了。

那时候的大姑娘大小伙子们,都可迷这部电影了!听到哪里要放这部电影,蹬两个小时自行车也要赶场子去看一遍。

不过,因为时间太久,梁义已经快忘了这部剧的剧情了,只依稀记得男女主角的凄美爱情,还有男主角临死前哼唱的那段山歌。

没想到时隔几十年后,居然还会重看这部电影。

不得不说,经典老电影,哪怕隔了上百年,再看一遍的时候,依然能为剧中的家国大义和儿女情长所感动。那个年代的人,似乎都羞于表达感情,可正因如此,一方手帕、半纸家书,甚至只有一段记不住歌词的旋律,都能让人想起自己心里的那个人。

反正,看完这部老电影,此时此刻,梁义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想马上去找胡倩倩表白!

他们俩年纪都不算小了,余生能相伴的时间,每蹉跎一天就少一天。梁义真的不想像电影里的男主角那样,直到临死的那一刻,还遗憾着没有对女孩表明心迹……他会为这样的爱情感动,但绝不想自己成为这段悲剧爱情故事的主角!

卫昇要是知道,自己误打误撞,居然亲手戳破了亲妈和“准继父”之间的最后一层窗户纸,估计肠子都要悔青了。

不过此刻,他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梁叔叔,郎山人民,为了华夏民族的崛起,付出得实在太多了!”

“七十多年前,三岔岭三百儿郎出山,深入敌后,用鲜血和生命,送出了一条条宝贵的情报,三百儿郎出山,无一人生还……”

“四十多年前,郎山为支持我国的水电事业,号召当地百姓参与水库建设,历经两代人的艰苦奋斗,为我国东部经济崛起,贡献了宝贵的水电保障……”

“现在,咱们国家老百姓的生活终于好起来了,可是,在郎山,在三岔岭那边,还有很多老百姓连米面都舍不得买来吃,我看到乡亲们在火塘里烤洋芋给我们吃的样子,心里真的不好受!”

“梁叔叔,圈里那么多编剧,您知道为什么我和周总都想请您来写这个剧本吗?”卫昇问他。

梁义:“难道不是因为我便宜?”

卫昇:“……”

“咳!跟成本没关系啦,而且您现在的身价也涨了啊,您别打岔!我是想说,您做了那么多年律师,也帮那么多底层老百姓提供过法律援助,我想,没有哪个编剧能比您更清楚,扶贫先扶智这句话,究竟有多重要吧?”

梁义点了点头:“那倒是,唉!有些人啊,明明可以自己站着挣钱,非要跪下来给人磕头当乞丐……”

这就是梁义喜欢卫昇的原因了。

早些年,梁义也和现在的卫昇一样,满腔热血,以为可以凭着一身的本事报效祖国,为人民谋福利。

可结果呢?

被家暴差点打死的家庭妇女找到他们寻求法律援助,梁义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冒着生命危险替她搜集证据,要把对方送进大牢,还女方自由。结果就因为男方家一句“为了孩子”,最后女方不但临时撤诉,还特么自愿回到了那个家暴男的身边!

返乡创业被村霸敲诈勒索,明明已经拿到证据、可以把对方送进去了,可亲戚朋友们害怕被连累,一个个找上门来求他别和对方闹僵,最后,创业的人连赔偿金都不敢要,就这么把上百万的投资白白丢下跑路了。

一次次的心灰意冷,最后,梁义终于大彻大悟,他想,他终于明白了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的原因。

法律确实是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武器。只可惜,有些国人已经被资本驯服了,变成了资本的奴隶,他们不会把法律当成对抗资本的武器,只会把法律当成他们向资本献媚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