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官狱受苦的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先帝废除连坐之法,但没废除具五刑和夷三族,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吧!”
刘启摊开手,姿态也随之舒展,放松:“买爵偿命,花钱消灾。” “别以为皇帝或太子的命是无价的。”刘启的眼神突然变得凌厉起来,但姿态还是放松的:“只要开出合适的价格,或是被逼到一定程度就会反扑。” “那您遭到他们的反扑没?”刘瑞问道:“监狱都被塞得装不下,关中居然还能维持正常运转。” 说到这儿,刘瑞还特别观察着刘启的表情,只见后者满脸欣慰地盯着刘瑞,鼓励道:“继续说下去。” 参考史上成功了的政变结尾都是灭族政敌,铲除死忠,然后赦免卷进来的底层与未触核心的中高层,刘瑞便能明白这个大权在握十数年,堪称是承上启下第一人的皇帝到底在打什么主意:“馆陶姑姑也就罢了,但是丞相与郎中令为官多年,掌的又是最要命的兵权。” “所以朕才优待他们。”刘启满意地点点头道:“不是因为他们的命有多值钱,而是因为与其有关的士卒要得到安抚,并且给其做出决断的时间。” 这年头能称上忠诚的有只有如藤曼般离了主君便无法生存的家将。至于那些世交战友……如果这种外人眼里的牢固关系真的有用就不会发生诸吕之乱。 毕竟跟文景二弟相比,高后待这群勋贵真不算差。 “周亚夫也好,周仁也罢。凡是他们一手提拔的官员都要再做忠诚测试,但是那些间接提拔的一定要被赦免。”或许是胃痛的频率越来越高,亦或是刘瑞的死里逃生让他有了从未有过的危机感,总之在这一刻,刘启是真的倾囊相授:“脱罪也是要自力更生的,亦是他们求之不得的投诚机会。” “不懂得话可以让郦将军找他们谈话,反正他在这方面颇有经验。” “您可真是不留情啊!”想想郦寄做了什么,以及他在十几年后的容光焕发,刘瑞就想放声大笑。 “多亏那些尚冠里的混蛋没有接纳改过自新的郦将军。”刘启对此毫不在意:“不然想要东山再起的郦将军也不会在朕的面前掏心掏肺地表达忠诚。” 郦寄,一个曾和吕禄交好,然后被周勃威胁着背叛吕禄,最后落得人厌狗嫌的可悲人物。 原本的历史上郦寄欲娶王娡的母亲而被刘启除爵。 不过在刘瑞的蝴蝶效应下,他倒不必再走弯路,而是找了最有效的捷径。 皇帝。 “就是不知他这次的效忠能持续多久。”刘瑞对关中上层的节操毫无期待。 尤其是郦寄这种变了好几次立场的人。 即便对方很惨,但刘瑞仍不能掉以轻心。 “这得看你能让他得罪多少人。”刘启对逐渐跟上自己思路的刘瑞非常满意,觉得自己在内耕耘了那么久也不是毫无收获:“所以才让你去试试。” “现在有很多把刀。” “一是攒了一肚子怨气的废物外戚。” “二是急于撇清自己的‘主犯’同党。” “三是想要证明忠心的鹰犬。” “三把刀。”刘启竖起三根手指,意味深长道:“朕给你的利器够多了,你要是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那朕就得怀疑储君是不是朕所做出的糟糕选择。” 末了,刘启还补充道:“明天我会把太皇太后,太后,以及三公九卿都请了第187章 第 187 章(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