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
汉武帝看到此作,倒是眼睛一亮。而旁边,杨得意也介绍了司马相如此人,并提起他曾有《子虚赋》。汉武帝闻之大喜,派人将《子虚赋》献上,同时加派人手,将司马相如一起征召而来。
而不过十岁的司马迁,听到天幕中提到司马相如,不禁起了好奇之心。他如今已经能诵读《尚书》、《左传》等,都是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而今,父亲在长安任职太史令。倘若父亲也在老家,那倒是可以请教一下。
此时,听到这里的卓文君将手中的杯子放下。今日,司马相如并不在家,不过天幕竟然提到两人的名字,估计他也在回来的路上了。私奔之事,她倒也不后悔,做都做了,又当如何。她也是率性而行,自然也会承担结果。只不过,父亲当时是气坏了。
卓文君心中却又升起另外一个疑惑,为什么天幕能详细知晓他们的故事?两人虽在蜀郡还有点名气,可是就连过去的帝王记载也不多,如何两人之事还记载如此详细?而且按照天幕所说,不仅是生平,自己还有文作流传世间。
【由此可见,司马相如也是有备而来呀。他之前应当知晓,文君精通音律,又善弹琴。司马相如本就有才名,又在宴会上弹奏凤求凰表明心意。卓文君听了琴曲之后,见相如儒雅,心悦之。而后,司马相如重金请文君的侍者,传递消息给文君。两人相爱之后,卓文君并未犹豫,选择跟司马相如一起私奔。】
【但是,司马相如此时虽有文名,但是仕途尚未发展。彼时他的家境可比卓文君家境差得远。太史公的司马相如列传中,写他家徒四壁立。作为司马相如的粉丝,太史公将他所写的赋保留在史记中,文字远超对司马相如的生平记述。此处应当不是虚写。而卓王孙得知此事,也是勃然大怒,不会接济女儿一分钱。】
此时,浮现的画面中,卓文君换了一身装束。眼下的生活落差并没有让文君就此认命。她对司马相如谈起返回临邛的事情。尽管生活不如意,然而她的眸子仍然闪烁着生命的活力。虽然父亲十分生气,但是回去找兄弟帮忙,也不必自苦如此。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回到临邛之后,卖掉了马车和坐骑。他们买一个一座酒舍,开始卖酒。司马相如此时也不再是文人装扮,换了衣服和雇工们一起劳作。文君则当垆卖酒,生意逐渐红火。
【卓文孙听到此事,深以为耻,闭门不出。他的兄弟和当地名士前来劝和,现在文君已经是司马相如的妻子。司马相如虽然很穷,但是他的才能足够作为依凭。卓王孙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钱财对他而言并不是问题。卓王孙后来还是改变了主意,资助了文君家奴百人,钱一百万,又准备了出嫁时的衣服被褥等。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也因此,又重新购置了农田和住屋,成了富有的人。】
汉朝
已经看到《子虚赋》的汉武帝惊为天人,对于接下来的内容越发期待。私奔之事在他看来倒不是什么大事,还挺喜欢卓文君的心性。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之才,能够让他们为自己办事,这才是汉武帝的大事。
而坐下的司马谈,时任太史令(通称太史公),心中暗暗惊讶。太史令是汉武帝新设的官职。司马谈是司马迁的父亲,他们家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周王之后,王道衰落,孔子研究整理了旧有的文献,整理了《诗》、《书》,著作《春秋》。而这书流传到今日,也激励了司马谈的理想。
自孔子死后,至今四百多年,因诸侯混战,史书中断。作为记载历史的太史,他心中一直想要寻找到丢失的史书,完善周王之后的历史记载。只不过,想要编纂历史的人生理想,到现在仍未实现。不管是他这一代,还是他的儿子这一代,他希望司马家能够补完这段历史。
期间,听到太史公所著史记,汉武帝也饶有兴致的询问司马谈。司马谈彼时正在整理先秦时期的文献,目前并没有整理出可以称作完本的史书记载。汉武帝心中十分满意,看来自己手下将来还有名臣。
那么未来的史书是如何写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