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韩嫣不禁说:“这才几月?不怕着凉。回来的时候再说。” 回来正好六七月,霍去病天天下海,跟条鱼似的。起初卫伉眼馋但不敢。一段时间馋狠了,也往水里跳。到了岸上,少年很是不舍,抓着卫长君的衣袖一步三回头:“大伯,何时再来啊?” 卫长君:“后年。” 卫伉算一下:“我十二岁。到时候就可以骑我的马了?” 卫长君点点头:“给你太子表兄准备的礼物呢?” 卫伉指着后面拉礼物的车,“有弟弟的,有敬声表兄的,阿奴兄的,破奴兄的。还有霍光的。还有叔叔家妹妹的。还有小侄儿的。” 骑马伴驾的霍去病闻言走慢一点:“你哪来的小侄儿?” 韩嫣无语:“阿奴长子不是侄儿是什么?” 霍去病忘了:“都怪他太小,跟我们差太多。” 韩嫣假装听不见,打马到御驾旁,看着车窗开着,刘彻闭上眼:“陛下,车走起来风凉。” 刘彻睁开眼:“没睡。回去之后是不是该给朕的几个儿子分封了?” 皇子封王是大事。前后有禁卫,韩嫣不敢当着他们的面信口开河。韩嫣朝身后看去。刘彻叫车停下,把卫伉拎出来扔霍去病马上,他坐进去。 卫长君:“有事?” 刘彻没绕弯子,说出他的打算就要听卫长君的意见。 卫长君实话实说:“从太子这边考虑,弟弟越早离京越好。长远来看还是放在你眼皮子底下更好。到了封国他最大,还不得想怎样就怎样?多年后又得跟你那几个不成器的弟弟一样。” 刘彻:“那就再留他们三年。也不知京中如何。” 此时长安百官依然不知道皇帝在东南,盖因他一路上没露头,像是去了消息闭塞的朔方或五原。也有可能去了武威或酒泉。 可是无论去哪儿,快半年了,也该回来了吧。 太子几乎天天都能“巧遇”跟他打听皇帝老子行踪的人。越多人打听,小太子越相信他父皇要干一番大事,他要稳住。 在一次次的试探历练下,小太子越发沉稳。刘彻悄悄进宫,在宣室看到儿子,仿佛见到一个小皇帝。“小皇帝”跳起来惊呼一声,飞奔扑上来,刘彻接住他,失笑,哪来的小皇帝,熊小子一个。 “父皇黑了,瘦了?”太子捧着他的脸打量,“父皇辛苦了。” 刘彻辛苦两个月,其他时间在游山玩水,闻言很是心虚:“据儿辛苦了。这些日子京中有没有出什么事?” 太子从他身上滑下来,拉着他的的手指着靠窗的箱子,“父皇,奏章都在那儿。” 刘彻震惊:“全留下了?” 小太子摇头:“我叫霍光和金日磾抄的。” 刘彻甚是欣慰:“父皇歇息,明日再一一查看。” 霍光和金日磾已经过了一遍,请安或鸡毛小事都没收录。 翌日,刘彻发现这一点把二人狠狠跨一顿,给他们俩和丞相放几天假,又叫霍光顺道送太子去卫家。 卫长君直接回家了。 太子到卫家,看到贝壳做的小船高兴地又蹦又跳。 卫长君摇头好笑:“宫中都不缺珊瑚,你还稀罕这个?” “这是大舅给我做的啊。”太子叫女奴收起来,走时他带上,“还有什么?” 卫长君带回来两箱,其中半箱珍珠。珍珠运到长安,经过几道商人很贵。在产地买很便宜。卫长君给的价比商人高两成,以至于他带去的金子全花光了。 小太子打开箱子惊得倒抽凉气。 卫长君:“送你一碗。去厨房找个碗自己挑。” 小太子愣了愣,反应过来去拿碗。<
229. 江充其人 给我这个做什么?(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