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君:[他性格不如刘彻强硬,百官反对他不敢发兵。除非边关请战,城里百姓也支持他打。] 小太子攥住小拳头:“大舅,我长大也要打匈奴!” 窦婴愣了一瞬,看向卫长君。卫长君捏捏他的小脸:“又忘了大汉周边不止有匈奴?匈奴不足为惧了就得收拾别的。南边东边西边都老实了,再收拾北边匈奴也不迟。” 窦婴不由得点头。匈奴乃游牧民族,今年在这儿,明年不一定在,没必要年年出兵。 六岁的小卫伉跟听天书似的,“大伯,我呢?” “你也想打匈奴?”卫长君摇头,“匈奴交给你父亲和去病表兄,你和据儿打别的。以免都去打匈奴,长安没有兵将,他们打到长安杀我。” 小太子听闻这话嚷嚷着要习武,大声叫人给他送弓箭。 卫长君拦住:“天色已晚,明日再练。不过据儿你记住,要打就一次打服他。不可以今天给他一拳,明天给他一下,那样他会以为你怕他。他要是乖乖听话,就把人接到长安,给他修大大的房子,给他美食华服,叫他喜欢长安。” 窦婴诧异,怎么这么教孩子。 卫长君还没说完:“他来到长安,他的地方是不是就没人管了?好比我们到长安,这里就没主人了?” 小太子点头。 “那你就派人帮他管家。你这么好心,我想他一定很高兴。” 这一年来小太子学了加减法,会算账了,“大舅,这样还不如打呢。打跑他,他的家是我的,还不用给他建房子。” 窦婴震惊。 其夫人以为她听错了,见夫君失态,禁不住在心里感慨,不愧是当今长子先帝嫡孙。 卫长君失笑:“你替他管家,家中粮食自然是你的。”指着南边一片地,“他人在长安,你说地里没见着粮食,他还能说见着了?” 小太子张了张口,还可以这样啊。 卫长君:“打他需要出兵,还得拿钱买兵器,上了战场还有可能死人。汉人死了,家中田地谁种?这么一算是不是不打比打合算?” 小太子连连点头。 “我们之所以打匈奴,是因为我们问过匈奴要不要搬到长安,给他们房子和粮食,他们不会种地,我们派人种。匈奴不愿意,反而打我们。”卫长君想起一件事,“以前把汉家女儿嫁过去,跟他们结亲,他们前脚把人接走,后脚就杀了我们许多人。” 饶是小太子已经知道匈奴凶残,也没想到这么不讲道理。 “好比长姊嫁给阿奴兄,阿奴兄还打我?”小太子问。 几人不由地点头。 小太子满脸惊讶地望着窦婴夫人:“你也知道啊?” 窦婴夫人叹气:“早些年我总担心一觉醒来匈奴把刀架在我脖子上了。” 如果卫长君一个人这样说,机灵的小太子或许会怀疑大舅哄他。窦婴看起来好像很难过,小太子终于明白为何匈奴非打不可。 霍去病行军快,过了长城没几日就发现匈奴踪迹。霍去病要一鼓作气。阿奴拦住,不急不慢地叫火头军支锅做饭,然后睡觉。翌日,战马急的打转,许多人怒问阿奴是不是怂了。阿奴才同意追击匈奴。 除了他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以至于见着匈奴红了眼,一万人的气势像十万人。匈奴已知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也是个天降煞神,看到“霍”字旗瞬间降了一半。试图逃走的部落首领被饿极了的汉军斩杀殆尽。 自打入伍霍去病越来越像卫青,气质硬,长得棱角分明。阿奴长得软,气质像卫长君,阿奴安抚投降的匈奴人,缴了兵器,派人送他们入关。 赵破奴担心他们跑了,建议押着他们前进。 阿奴不赞同。
213. 祁连山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