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直皱眉,就叫他二人搬出去。 卫青和卫步觉着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令卫广常回去,不许往秦岭或茂陵跑。 卫广庆幸他一休息就老老实实回家。 上上上个休沐日,卫广甫一到家就看到院里堆满酒。卫广不嗜好酒,但一听他大兄送来,且叫东方朔帮忙卖的,还一两黄金一坛,卫广迫不及待拆开一坛。 卫广浅尝一口喜欢的不得了,趁着卫步去茂陵东方家,也仗着他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卫广私留了十坛。 卫媼认为贪杯误事,好比东方朔,喝醉了就闯祸。翌日卫广前脚出门,后脚她给卫青送四坛。并非卫媼偏心,她认为卫青同僚多,宴客或留部下用饭,一餐两坛酒就没了。卫步三坛,叫他给东方朔送两坛。卫孺和卫少儿各一坛。 休沐日卫广回来,除了他开封的只剩一坛,差点没“哇”的一声哭出来。 卫媼也不跟他废话,直接问,“你大兄信上有说叫你们兄弟几人留几坛吗?” 卫广哑口无言,又不甘心,吭哧半晌憋出一句,“那也不能一声不吭全送人啊。虽然也不是外人,可我也没得喝。” 卫媼尝过一碗葡萄酒,喝下去身上没有酒气也不醉人,“告诉你你不得当水喝了?” 卫广决定写信找他大兄要。不过没等他把信给押运货物的人就听说一小坛葡萄酒被卖到十两黄金,私下里更多。 这哪是酒,分明金水! 卫广不惦记了。母亲给他留的那坛酒也不舍得拿出来牛饮。 到卫家,卫广把他原先喝剩的小半坛拿出来,然后拿一些女奴给他做的小食,同二人围坐在一起品酒。 巧了,二人喝过葡萄酒。 曹襄很是懊恼的惊叫一声,“我怎么忘了,怎么忘了,大公子是你大兄。”朝茶几上拍一下,“亏得我前几日为了多买几坛,恨不得把所有奴仆都撒出去排队。” 韩说差点被酒呛着。 曹襄见他仿佛不意外,一把抓住他的手臂,“你——你,是不是想到了,你你——” “你忘了一人只能买一坛?否则你犯得着叫奴仆排队吗?”韩说被他抓的生疼,不禁拿开他的手,“我比你好一点,我一听酒是大公子叫东方朔卖的,上上个休沐日就叫十个奴仆买了十坛。” 曹襄激动的睁大眼睛。 韩说摇头:“你就别想了。这酒颜色好看味道可口,我母亲姊妹很喜欢。我只有一坛。要不是早早锁进柜子里早没了。你府上一定不止一坛。” 东方朔并未到处宣扬,卫长君酿出一种新酒。这就导致不常出街的人等知道长安有一种“葡萄酒”,酒价早被推高,酒肆门口排长队。 要不是当天卖的酒当天拉过去且只拉一趟,三天就能卖完。 东方朔很想全拉过去卖了。主父偃关心卫长君的事,提醒东方朔,消息滞后的人会因此恨卫长君。卖十天半月,你还没收到消息,那就怪不得别人了。 东方朔认为他过于谨慎。包括一人一坛也是主父偃的主意。主父偃反问,“才多久就忘了陛下‘任人唯亲’?” 有人认为匈奴好打,谁上谁行,所以撇开卫青举荐李广。那谁又能保证没人羡慕卫长君呢。要是都跑去找卫长君,卫长君的神奇岂不是很容易暴露。 殊不知卫长君巴不得关中百姓过去接管他的田地。去的人多了,葡萄酒自然就便宜了。他也不必辛辛苦苦种棉花,耐心伺候土豆。 曹襄点头:“二十多坛。”停顿一下,一脸无语,“我府上不如你家兄弟姊妹多,可我母亲真,叫我一言难尽。她弄走大半,还说我身体虚,不可贪杯。劝我上战场的时候怎么没想过我体虚。” 韩说很奇怪,“长公主当水喝也喝不了那么多吧?” “给舅父
172. 得不偿失 朕怎么没想到。(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