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粮聊几句,“朔方除了你们就是我兄长和卫家兄长带去的那些人吗?” 通粮:“只有他们。我们到朔方放下东西就回来。公子担心韩太守?不必担忧。起初几个月很辛苦,但也是身体累。如今好了。过些日子下雪了哪都不能去,韩太守得比在长安时还闲。” 韩说看到车队快出来完了,不敢耽搁,“起初朝廷招兵,我想自荐顺道看看兄长。兄长却来信不许我去。兄长了解我,知道我忍不住。可兄长怎么知道朝廷招兵,还用李广为将?” 通粮笑了:“自然是听我说的。”说出来又觉着要出什么事。他想起韩家也称得上世家,门路多,“韩公子知道陛下为何叫李广领兵吗?要是担心天下兵将皆姓卫,还有李息公孙敖,张次公也行啊。” 韩说暗暗吃惊,原来不是我一个人看出陛下反常,“我也好奇。难道真像有些人说的,陛下并不想立皇长子为太子?” “不可能。”通粮摇头,“就是陛下担心卫家独大,也是担心太子日后被外戚掣肘。陛下不怕卫家对他有二心。否则哪敢给大公子那么多人。”看着韩说语重心长道:“韩公子,这样的话以后切莫再说。跟谁都不能说。” 韩说点头称是:“多谢您提醒。我就不打扰你了。一路顺风。” 通粮点点头,翻身上马,驭手皆上车,一路往北。 韩说望着车队真想跟去,他不想看到一个月后满城缟素,家家户户哭天抢地披麻戴孝。 可他官职在身。 韩说叹了一口气,他才二十岁,还未定亲,合该像曹襄一样过着世家子的无忧生活。偏偏叫他,这叫什么事啊。 韩说翻身上马,回家写奏章,他要从军。到了军营出来不易,管他是生还是死,没看到就没发生。 翌日,刘彻拿到他的奏章很是意外,“你想去军营?” 韩说点头,“微臣喜欢弓马。” 刘彻不缺能吏,也不缺兵马,最缺将军。卫青好用也不能事事叫他操心。出去一次仿佛老三岁,卫青就算原本寿命七十,再打几次也顶多能活到四十岁。 刘彻没指望卫长君能为卫青调养,他自个还不知道能活几年呢。 “准了。”刘彻拿起朱笔,又拿一张白纸写几个字递给他,“先去上林苑。” 韩说奇怪,上林苑除了粮食蔬果牲口,就是陛下的亭台楼阁狩猎场。难道这是陛下对他的考验不成。 卫青和公孙敖等人在上林苑演练的时候,韩说还等着长大由兄长举荐入朝。自然不知道上林苑有一片令人震惊的地方。 随着上林苑小吏七拐八绕,韩说看到一排排低矮的房屋,像是农奴的房子,“来这里做什么?” “过来就知道了。”小吏说着话绕到房子前面。 韩说越发奇怪,忍不住左顾右盼,忽然看到打南边过来一人,身着玄衣,身高挺拔,仿佛走路带风,怎么看怎么眼熟。 人到跟前,韩说惊得张口结舌。 来人正是卫青。 打量他一番,卫青又见其鼻子嘴巴像极了韩嫣,“我好像见过你,韩兄的弟弟韩说?” “是的。大将军——” 卫青打断:“我如今不是大将军。” 去年带兵的时候卫青是大将军。韩说这样称呼他习惯了。 “长平侯。”韩说拱手,“都说您不在长安,原来在这儿?” 卫青颔首,没有解释为何在此,也没说一直在此:“你怎么在这儿?” 韩说赶忙把那张纸给他。 卫青认识御批,令韩说回去收拾换洗衣物,盖因此地半月一歇。若有意外,或赶巧陛下前来视察,两三个月才能回去一次。 难怪曹襄作为邻居很少看到他。韩说心里这样
第165章 葡萄酒(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