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任人唯亲(4 / 6)

卫长君,所以才叫他给卫长君送粮,“你有何高见?”

“微臣不敢。”通粮嘴上这样说,不待刘彻再问他自己就忍不住了,“微臣认为,长平侯更合适。”

刘彻抬抬手,“不提他。说说长君。”

通粮第一次到朔方,茅草屋茅草棚,荒草凄凉,他看着都想哭。如今河边小鸡遍地走,河里鸭鹅成群,到处拴着马,目之所及处皆绿色,生机勃勃,乍一看还以为在关内。

“陛下想必也知道微臣很佩服长平侯?”

刘彻挑眉:“换人了?”

通粮连连点头:“大公子了不得。起初大公子用树搭茅草棚,又盖茅草屋,微臣很想提醒大公子,陛下叫他和韩太守来此建城,不是过家家。碍于长平侯的关系微臣没敢说。第二次过去,大公子就准备窑厂了。第三次过去人家就开始烧瓦了。等微臣第四次运粮到那边,大公子已经着手建瓦房了。

“大公子也懂分工。力气大的骑兵去修补秦城墙。匠人们做他们擅长的事。女人养蚕补衣服或下地锄草做饭养牲口。

“大公子说,等瓦房晒干,他们搬去瓦房,天也冷了,最初的草棚就用来养鸡鸭鹅羊。他们现下住的茅草屋用来养牛马猪或者养蚕,或者存放干草。他们不像匈奴冬天去冬季牧场。等到冬天他只能用干草喂牲口。”停顿一下缓口气,“虽然那边房屋不多,人也不多,但看起来跟长安周边村落没两样。”

刘彻相信卫长君不会叫他失望,可也不敢相信这么快连鸡鸭鹅都有了,“只有这些?”

通粮:“微臣以为这就行了。大公子笑着同微臣说,那些瓦房也是临时住所。既然要在此建城,就得像个城。大公子划了一片地,如今正带人挖地基,夯土筑墙。来年农闲时再慢慢盖房屋。如今住的瓦房当外城,或驿站。大公子还说,日后朔方人多了,需要买东西,那些房屋可以送给随他前往朔方的匠人,留他们兜售自己做的小物品。”

刘彻再也无法淡定:“他都想到开市了?”

通粮摇头,很是感慨:“不止。大公子还说,要是有时间,他得在外城建许多房屋,给前往朔方开铺子的人。不收其房钱。微臣好奇,随他前往朔方的人没月钱,拿什么买物品。大公子的外甥说,以后粮食多了吃不完卖到关内,大公子会拿出一到两成平分给每个人。但不包括拿了朝廷俸禄的兵将。”

刘彻一点不意外:“他就会笼络人心。”

通粮心里咯噔一下,大着胆子瞥一眼,见他面带微笑,“也得舍得。对了,大公子那里还有两样东西,一个开白花,微臣来之前快开花了,说是花收上来可以替代木棉或蚕丝保暖纺线做衣服,还有一个像红薯一样长在地底下。”

刘彻不由得坐直,“他没说是什么?”

“大公子说前者叫棉花,因为秸秆长得像木棉。另一个叫土豆,黄皮跟黄豆似的,但是长在土里的。”

刘彻好气又好笑:“这名字起的,他真会懒省事。”忽然想到以卫长君的德行,没有好处他不可能主动提起,“卫长君还说什么了?”

通粮惊讶,陛下怎么知道还有后续。

“朕跟他认识十多年了,他什么德行朕比你清楚。要钱还是要人?”

如今蔬菜瓜果已经能做到自给自足。再过个把月,粮食也差不多了。可油盐酱醋还得买。跟卫长君去的两千人,他不需要给月钱,可得给那些人买衣物皂角等生活用品。

这些都是钱。

卫长君的家底干了。

通粮有点不好意思:“大公子说他没钱买手纸。”

刘彻轻笑一声,然后给黄门使个眼色,“取两千金,”冲通粮道,“改日给他送去。韩嫣需要钱,你找丞相。没了吗?”

“陛下当真了解大公子。朔方还有许多地等着人耕种,他还需要万人。秋收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