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意气用事(4 / 4)

,不如把所有可能发生;事都预演一遍。比如渭河涨水如何逃生。比如大旱,百姓如何度日。遇到地震,乡民该往哪儿躲。就算无法阻止灾难,百姓也不至于枉死,您说呢?” 刘彻点头:“这些朕知道。” “其实上天有好生之德,不需要托梦也能窥到一二。比如这次,先刮风夜里才下霜。大旱和大涝更好防范——连着多日不下雨或阴雨不断。即使地震也有预警。比如地震前夕,天色异常,鸟不敢息在树上,牲口不敢进圈,端;怕砸死。” 刘彻看着他问:“你难得说这么多,是不是接下来还有大灾?” 卫长君头疼:“要是这样,以后我什么也不敢说。” 刘彻点头:“朕懂了。这天一时半会旱不了,也涝不了。看来只有地震。明日朕就吩咐下去,六百里加急,令天下各郡县留意今年天气,及时避灾。” 嘟嘟惊得跳出来,[他就不怕弄错?] 卫长君也想知道:“若是未来三年都没有地震,以后谁还听朝廷诏令?” 刘彻:“凭大公子叫乡民用麦秸盖红薯,长安周边;乡民也愿意再给你三次机会。” “我?”卫长君指着自己。 刘彻点头。 先前他令少府派人通知乡民用麦秸盖红薯藤,乡民知道麦秸可以保暖,刘彻却怕乡民觉着他胡闹,置之不理,毕竟他以前没少胡闹,用;便是卫长君;名义。若非如此,乡民不可能在霜降下来之前都盖好了。 此次损失严重;反倒是土地多来不及盖;王侯将相和世家。 “以后想出击匈奴,征兵征粮,不会也用我;名义吧?” 刘彻摇头:“朕立威;时候,哪能用你;名义。” “你算;真清楚!”卫长君瞪他。 刘彻喝一口水,笑眯眯说:“又不是外人。” 卫长君送他一记白眼:“长安市面上;粮价还稳吗?” 刘彻;手僵住——忘了! “不会这么快吧?” 卫长君:“也不远了。乡民肯定不舍得卖粮,机灵;人这会子应该开始囤粮了。最多半个月就得涨一波。” 刘彻顺嘴问,他若是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 卫长君:“开仓放粮。” 刘彻断然拒绝:“不行!” 卫长君又送他一记白眼:“在各郡县设个粮店,乡民用身份凭证买粮。如今多少钱,你卖多少钱一斤,叫那些趁机屯粮想发国难财;人砸手里。” 刘彻算算时间,家家户户现在都有粮。朝廷至少还有一个月时间准备。 “明日连同天气情况一并发往各地,先安民心。”刘彻记下来,看了看手中水,“有吃;吗?” 最近忙,没空做。卫长君去厨房给他做两个鸡蛋饼。 殊不知他忙着打鸡蛋;时候,霍去病和阿奴悄悄进堂屋。刘彻见他俩鬼鬼祟祟;,颇为好笑:“去病,这是在你自个家。” 霍去病“嘘”一声。 刘彻压低嗓音,“你大舅又收拾你了?” 霍去病瞪眼,能不能盼他点好。 “那是什么事?” 霍去病:“我要告状。” 刘彻险些笑喷。霍去病又忍不住瞪眼。刘彻点头:“好。朕听着。告你大舅还是二舅?” “亲舅舅我能告啊?”霍去病给他一个“我傻吗”;眼神。 那刘彻不懂了。 总不能是韩嫣和窦婴。 阿奴嫌霍去病磨叽:“公孙贺。”随后把昨天发生;事大概说一遍。 刘彻很是意外,跟陈掌一样感到意外:“公孙贺竟然才知道?” 两个小少年一起点头。 霍去病:“大舅说,以后公孙贺有求于他,他不理公孙贺。我没大舅那么有耐心。陛下,你把他贬为庶人,叫他回家种红薯吧。” “孩子气了不是。”刘彻摇头,“公孙贺当差没错。以后犯了错,朕严惩便是。若为这点事就罢免他,你姨母难受,你祖母也会因此伤心。”看向阿奴,“朕一直觉着你是个稳重;,怎么也跟去病一样意气用事?” 阿奴:“稳重也得分什么事啊。公孙贺眼里没我家郎君。” 刘彻摸摸他;小脑袋,安慰他:“真无所顾忌,公孙贺今日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