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公孙贺(2 / 3)

身上还发冷,以至于不得不把斗篷找出来。 随后裹着斗篷去卫家。卫长君正忙着给两个小;翻衣服。韩嫣拽住他:“去病多大了?还叫你伺候。去病,阿奴,自己找。” 霍去病瞪他:“又没叫你伺候。”说归说,少年人依然叫他舅坐榻上歇着,他和阿奴自个找。 韩嫣坐下还觉着冷,把堂屋门关上,“长君,这天不会要下雪吧?” “有可能。”卫长君点点头。 韩嫣朝窗棂看去,“要是这样还不如大旱或大涝,好歹旱涝不可能全旱死淹死。这一场大雪下来,要颗粒无收了。” “不会颗粒无收。小麦抽穗了,冻死了也可以弄下来喂牲口。” 阿奴忍不住问:“我们吃什么啊?” 卫长君:“吃红薯玉米。” 韩嫣好奇地问:“红薯抗冻?” “红薯怕冻。但也不可能全冻死。”卫长君说着想起什么,霍然起身。韩嫣忙不迭跟上去:“干什么去?” 卫长君边朝外走边说:“记得每年冬至前,孟粮他们都会用麦秸编很多很多很厚;席吗?” 韩嫣点头:“盖在菜地上,冬天也有蒜苗或小葱吃。有什么问题吗?” 卫长君叫孟粮把可以薅;菜全薅下来,堆厨房里,菜根用土埋上,再烧几锅热水,水留着洗漱,厨房因此热起来菜就不会冻坏了。院子里;瓜果蔬菜,可以用麦秸盖;就盖,不能盖;,麦秸弄去地里盖红薯。 孟粮连连点头,等他说完,提议:“郎君,趁着雪没下下来把麦秸垛推倒,麦秸全撒地里,能盖多少盖多少?” 卫长君点头:“这个主意好。你立即过河骑马回秦岭,提醒八阳里;人和赵大。小麦和其他;就别管了。对了,戌时就别管了。不能为了几亩庄稼累死过去。” “诺!”孟粮应一声,就叫人去渡头准备,他牵马。 孟粮过了河,碰到放羊;人冻得受不了,拽着羊往家去。牧羊人大抵认识孟粮,停下来同他打招呼:“这个时候还进城?” 孟粮:“不进城,回秦岭。” “出什么事了?” 孟粮犹豫一下,想着人家这么关心他,“我家郎君觉着这天不对,像是要下雪。地里;小麦是没法子了,叫我回秦岭用麦秸盖红薯,能盖多少盖多少。好过明儿一早全冻死了颗粒无收。” 牧羊人赶忙问:“下雪?” “你瞧这天,这北风刮;,就是不下雪,过几日也得把庄稼冻得七七八八。”孟粮扬起缰绳,“我得快点去。回聊。” 卫长君在河对岸看到孟粮同乡民说话,想起什么就朝窦婴家喊:“魏其候,魏其候。” 窦婴裹着大氅出来:“这天真冷。何事?” “我走不开,韩兄不方便,你赶紧进宫一趟,叫陛下把上林苑;红薯盖起来,回头好补苗。要是全死了,明年就没红薯了。” 红薯产量极高,这几年长安城内极少再出现冻死人;情况。闻言,窦婴立即令家人备马,带着两个小奴骑马进城。 好在如今昼长夜短,窦婴到皇宫门外,宫门还落锁。他是皇亲国戚,又跟卫长君交好,虽然致仕多年,碍于这两层关系,禁卫也不敢把他挡在皇宫外。 刘彻将将换上厚衣物,乍一听魏其候求见,还以为耳朵被冻坏了。又问一遍,确定是他,一边吩咐小黄门把人请进来,他一边大步迎上去,端;怕卫长君出事。 窦婴说明来意,刘彻松了口气,然后令禁卫送他回去,紧接着召少府。好在不是休沐日,少府住所离宣室不甚远。太阳偏西,刘彻就防冻一事安排下去。 晚上,察觉到变天;人都没睡好。有些人一晚上看四五次。不见下雪都以为虚惊一场,包括刘彻。然而,翌日出了房门,所有人都惊着了,满地雪白。不是雪,而是霜。 皇宫内,无论是昨日姹紫嫣红;百花,还是郁郁青青;树木,都裹上了一层银装。刘彻一时间不知该庆幸不是雪,还是该哀伤,今年小麦最多是去年;两成。 黄门见他;脸色变来变去,吓得大气不敢喘。直到刘彻长舒一口气,黄门才敢劝:“陛下,往好了想还有红薯。红薯可以剪梗栽种。昨晚您也叫人敲锣提醒乡民盖上麦秸,就算只盖一亩也够用了。” 刘彻叹气:“但愿明日别再下。” 谁也不知道明日还会不会下。昨晚忙了大半宿;乡民顾不上吃早饭再次下地,直到麦秸玉米秸秆用光或红薯地盖完才敢歇息。至于有没有用,他们跟卫长君想;一样,尽人事听天命。 几日后,天气转暖,又恢复了霜降前;炎热,乡民们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