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好吃懒做(4 / 4)

你也不一定知道。 “即使无灾秦岭;房子也该修了。毕竟六七年了。” 韩嫣点头:“这倒也是。春夏雨水多,发现瓦烂了再修就迟了。” 卫长君又问:“你家粮食能吃多久?” 以前韩嫣不懂存粮。看到卫长君;粮食不卖,窦婴时常令家奴进城买糜子、稻米或江米,韩嫣心里觉着没必要,可受他们影响,也堆了不少粮。 “吃到明年夏收时节吧。”韩嫣不清楚有多少粮,但他知道自家不缺高粱、玉米、黄豆和红薯干。每年卫家粮食收上来,卫长君都会给他和窦婴各一亩地收成。谢他们教卫家几个小;,也谢窦家和韩家奴仆帮他干农活,“再买点?” 卫长君意外:“你不是觉着我想多了?” 韩嫣朝梁家里方向看一下,“他们说今年可能减产。粮食少了,价钱肯定上去。我明知如此,还等着吃高价粮?” 卫长君笑了:“原来如此。那也别买了。咱们三家都没家将,买多了叫有心人看到,等着被偷吧。” 长安游侠甚多。那些人犯了错往秦岭深处一藏,皇帝也没法子。 闻言,韩嫣叫卫长君先忙着,他回家看看还有多少粮食。 卫长君又歇一会,带着奴仆边查粮边叮嘱他们,不许告诉任何人,家中粮满仓。以后有人问起,也只说家里只有半年口粮。 卫长君神色慎重,奴仆们不敢不上心。而这些奴仆包括孟粮在内都饿怕了,此后也不敢敞开了吃。 离育红薯苗尚早,离种小麦更早,奴仆们成天没什么事,就给自己找事,院里院外边边角角修整一下,该种菜;钟菜,该种瓜;种瓜。偶尔去河边下网,挖刚露头;野菜,多喝汤多吃菜少吃主食。 二月中,天越发暖和,可以吃;野菜多了,奴仆们惊奇地发现,他们并没有因为少吃主食而瘦,反而觉着身上越发有劲。 奴仆们想不通,叫孟粮去正院问问。 孟粮跟卫长君多年,很清楚像这种事卫长君不会训他,就找卫长君请教。卫长君道:“你们这些日子有荤有素有主食,吃;均衡啊。古人讲究吃五谷、五畜、五菜,就是你们最近这样。” 孟粮算了算:“还真是。奴婢昨天早上吃红薯,中午吃玉米炊饼,晚上吃;是豆面,今早高粱面,要是晌午再来一顿杂粮粥,就不止五谷了?” 卫长君点头:“还有什么问题吗?” “郎君懂得真多。”孟粮禁不住感慨。 卫长君笑了:“你去问问,谁愿意跟我回秦岭,以后跟牛固在秦岭住下。咱家在秦岭有不少粮食,只有牛固和赵大以及曹女和钟媼四人看着,我觉着不稳妥。” 赵大和钟媼年龄大了,俩人加一起也打不过一个卫长君。进去三个梁上君子,就能把他们四人放倒。 即便孟粮觉着没人敢大晚上往秦岭跑。可一想到粮食少了,他就心疼,所以立即把此事吩咐下去。 二月下旬,卫长君和韩嫣带人回秦岭,修了房查了粮,万事妥了才回茂陵。 茂陵;红薯苗长高,秦岭;也快了,卫长君令孟粮去秦岭帮牛固犁地,他在茂陵看着奴仆把地犁成一垄一垄。 窦婴见他把留着种春小麦;地也犁成垄,很是奇怪:“不种春小麦了?” 卫长君:“瑞雪兆丰年啊。今年没雪,收成怎么样谁也说不准,不如全种高产;红薯。吃腻了也比饿肚子好。” 窦婴觉着好笑:“你还怕饿?” “我家还有六七百金,我不怕。”卫长君摇头,“可我也不想赌。”看着西边;冬小麦,“等到夏天小麦收上来就改种玉米。” 窦婴:“黄豆和高粱不种了?” “种几亩够吃就行了。”卫长君也是心疼麦种,毕竟四月有霜降。不种红薯,地窖里;红薯吃不完也撑不到四月。三月天热起来就得变成坏红薯。若是切片晒红薯干,如今天不热很难晒。赶上阴天下雨,三天就发霉了。 窦婴不知后事,感慨道:“长君越发像农夫。” 卫长君笑着回他:“我是做什么像什么。” 窦婴若有所思:“老夫是不是也得买些粮准备着。” “你家中;粮够了。可以叫你儿女备些粮。” 窦婴朝自家方向招招手。在门口玩;小奴跑来。窦婴叫他快马去长安,吩咐儿女再买些粮食——分批买,别叫有心人看出来。 韩嫣奇怪:“你还怕谁?” 窦婴微微摇头:“我是除了陛下和太后谁也不怕,我家买粮才容易叫人多想。都跟着我屯粮,粮价高了引起混乱,陛下不治我;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