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锋芒(2)(2 / 3)

治理。南方沿海商贸发达的地带,一味的强调农耕是舍本逐末。但国无农不稳,在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商业越发兴旺的时候,内陆的粮仓越发的重要。

在他未来的计划中,南方以湖广为粮仓,关乎长江中下游的肚皮问题。北方以山东河南为粮仓,涉及到边军的军粮。

而沿海地带,则是大明帝国的钱袋子。

商业上的事不干预,农业上的事要抓紧。左手钱,右手粮。

粮食问题到任何时候都是大问题,原本时空大明朝等到嘉靖时期,浙江等地数次闹出饥荒,才开始重视这个事。而到了大清朝,虽是号称闭关锁国,可清朝的统治者却看清了这个问题。

钱袋不能丢,但必须给钱袋子找个粮票。

所以到了大清朝,湖广熟太下足。

其实最好的粮仓,除了湖广之外,就是那一片白山黑水,那一片最肥沃的土地。

在后世,光是黑吉两省每年的粮食,就可以养活三分之二的人口,大平原耕地多,土地肥沃自然灾害少。

但此时,那边他妈的东北虎比人多,帝国暂时没有那个资本,也没那那个能力去开发。

当然除了建设粮仓的重要性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通过对农业的重视,同过移民开垦,通过国家手段进行屯田兴修水利,可以把地方上原有的格局打破。

此后,取消丁税实行按亩收税,官绅一体纳粮,取消特权阶层才能事半功倍。

前两点,可以保证帝国的稳定,还有源源不断的,良性的财政循环。

有这前两点,才能保证第三点。

第三,才是开拓。

而这三点中,其实第三点最容易。

却说常森着急忙活回了家,进门之后就找兄长常升,但不巧的是常升正在军营之中。

他心中急不可耐,连衣服都不换就吩咐身边长随,“赶紧把金先生请来”

一盏茶的时间之后,一位三旬年纪的儒雅书生,来到常森面前。

“先生快坐”

别看常森他们这些无人看不起读书人,可他们心里知道,有事还得找读书人参谋。各勋贵之家找幕僚师爷,是不成文的规矩。

常家这位金先生,名金幼孜,也是大有来头。

他和工部侍郎练子宁是至交好友,正是练子宁的推荐,金幼孜才能入郑国公府为幕僚。

“二爷唤晚生”

“坐,喝茶”常森亲手给金幼孜倒了一碗茶,低声道,“某心中有事,要先生谋划”说着,大手挠头,“他娘的,现在老子脑子里跟浆糊似的,黏糊糊的”

“二爷且说便是”金幼孜是江西人,举手投足都是读书人的风范,很是儒雅。

“是这么回事”常森把前言后语跟对方这么一说,然后瞪着铜铃一样的眼睛,等待下文。

金幼孜皱眉沉默,这一沉默就是差不多半个时辰。

许久之后,他才开口道,“二爷,您错了”

“嗯我哪错了”

“您不该说若有战事,不让湘楚二王出面啊”

常森愣住,“啊我这打压他们还来不及呢,再给他们兵权”

“这二爷呀糊涂”

金幼孜心中暗道一句,面上淳淳道,“二爷,你是否还记得洪武二十年的事”

常森越发懵,“啥事”说着,瞪眼道,“你这书生磨磨唧唧不痛快,我他娘”

金幼孜马上道,“洪武二十三年,太上皇下令让楚王湘王出兵清缴作乱的洞蛮”

“嗯,想起来了”常森道,“圣旨是下了,结果人家哥俩就出城溜达一圈打猎游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