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自己生意的竞争,对来订购她家的包子,陈小英一下都愣住了。 一旁三儿媳妇赵雪燕也有点六神无主起来,看看人家,再看看婆婆。 “那个,大姐啊,你是不是不想卖给我啊?” 对面的马婶儿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她是最知道陈小英家的包子卖的有多好的人,这半年,要不是靠她自己烙手抓饼的手艺撑着,她家的早餐店都干不下去了。 就因为陈小英这里是卖包子的,她家的包子哪怕比陈小英家里的便宜三毛钱,也卖不动,人家到她家买手抓饼,都不愿意捎带买个韭菜粉条包子的,非得提着手抓饼,跑来这里再买俩包子。 可见她家包子的好吃。 再者,她也是吃过的,同样都是白面包蔬菜蒸出来的包子,怎么陈小英这里包的就这么好吃? 陈小英回过神来,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尤其是她们这些做生意的,都要笑嘻嘻的,才和气生财嘛。 “卖,怎么不卖,你想要多少?” 马婶儿来时就想好了,竖起一个手指:“我先要一百个。” “一百个?” 陈小英琢磨了一下,每天让老四李红刚出去卖的包子是三百个,马婶儿这里订购了一百个,前几个来她这里进包子卖的,也都是县城里头大街小巷里摆摊子卖早餐的。 这么一算,足有一千两百个包子。 “行,明早上我蒸好了,你再来拿。” “我自家去蒸不行吗?”马婶儿好奇起来。 蒸包子谁不会。 陈小英就想了想:“那也行。” 接着,她就让马婶儿把自己需要用的什么包子都记了一下,开始让店里头的员工先去市场买东西,一共五个蒸笼,明早全都用上,一个蒸笼一次可以蒸二十层,一层三十个。 蔬菜包子和肉包子蒸的时间不一样。 她们这是搞批发的,她这里不禁要供应上自家一早上卖掉的近两千个包子,还要供应上这几家要的。 等店员都回来了,陈小英就给他们开了个会。 “明天早上我们至少要蒸出三千个包子,咱们都得早点来,要是赶不及了,就耽误人家挣钱。” 摊贩都是紧着早上六点到八点做生意的,至少她们在六点十分之前,就要把这些包子都准备好。 现在店里加上陈小英,一共八个员工,明天每个人至少要包出三百多个包子,这还不算蒸包子用的人手和时间。 “妈,要不咱再雇几个人?”三儿媳妇赵雪燕说了。 陈小英早考虑过的:“咱们别的店还有人手,先不用急着雇人,试行过这段时间之后,如果这批发包子的生意能坐起来,咱们再雇人。” 赵雪燕也只能点了头。 陈小英说着,给各人分派了工作之后,就到了新店里抽调了四个员工,又打电话把村里头的刘兰香也叫来,赶上星期天,李羽彤放一天假,她也是包包子的好手,速度又快又好。 李羽彤把何明亮也叫来了,因为兴趣原因,两家店离得不远,何妙菱不光学会了包包子,还学会了捏蒸饺。 陈李小饭庄热闹起来。 其实这批发包子的事儿,李羽彤以前提过,但是那时候做生意经验不丰富,她奶陈小英也不敢放开手去做,万一做的不好,还倒赔了自家包子的名声。 这次,陈小英眼瞅着孙女有模有样的都跟着开厂子了,自己要用钱的地方多,光靠这两个店卖包子,那得卖到什么时候才能赚到钱,才能再买两套房? 她一直记着,老二老四,都缺一套房,还有小女儿李红霞。 这房子其实是他们的底气,他们孩子的底气,他们后半辈子的指望,孩子争气,那孩子给他们养老之后,房子是孩子的。 孩子要是长大了不争气,这房子就是他们的养老钱,卖了房子,或者靠租金,也能有一个吃喝不愁的晚年生活。 陈小英替儿女想尽了办法。 等给他们买了房子,她就彻底能松一口气了,她把他们生了出来,让他们吃了苦,亏欠了他们的教育,让他们在社会上低人一等,也努力靠房子弥补过了。 再多的,她就做不到了,至少他们手脚齐全,是个成年人,得要自己奋斗了。 陈小英说干就干。 第二天凌晨的四点半,包子铺的人都陆陆续续的来了,热火朝天的开始包包子。 白胖的包子,整整齐齐的在蒸笼里排列好,一笼一笼的放在锅上蒸。 五点的时候,把给斜对面早餐店的几百个包子也包好了,他们自家拿回去蒸熟,陈小英仔细交代了蒸包子的水位和时间。 借着,陆陆续续做小生意的都拿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