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关心(2 / 3)

阁中仙 黄意映 1707 字 2023-06-10

去姚府做客,要想不失礼数,并没有那么简单。

叶颀虽然之前拜谢过会试的两位主考官,但当时毕竟是金榜高中之后合情合理地登门致谢,只是略备薄礼,贵在亲致谢意。

何良则是来京之后还未登过任何一位官员的门,他和叶颀两个人大眼瞪小眼,俱是一筹莫展。

如今作为姚栩的同年、同僚,甚至朋友,登门拜访,自然与上述情况皆不相同。

叶颀急得在庑房内团团转,“这可怎么办,短短四天,叫人如何备礼……”

“竹修兄,你先坐下。”何良叫叶颀晃得眼前都快出重影了,他又翻出请帖读了一遍,“阿栩只说要赏花品茗,友人闲谈一场。若是特意准备贵重的礼物,反而显得咱们急于攀附。”

姚家家风清高,最看不上巴结奉承之举,哪怕别人巴结奉承的对象就是姚家。

更何况他们是受阿栩的邀请,若是还特特准备礼物给姚大学士和姚大人,真就太不懂规矩了。

掂量明白,叶颀也不来回打转了,他看向何良,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

何良原想着今年就把未过门的妻子接来京城完婚,谁料在他的家乡淇州,今年先是连月大旱,紧跟着又是一场洪灾。朝廷拨下赈灾粮款,但依旧无法遏制当地流民逃窜的乱象。

姑娘的娘家担心贼寇横行,怕女儿在路上有所闪失,便决定推迟一年送嫁。何良近来得空,才置办好了宅院,又火急火燎地布置起来。

叶颀就笑他,“春天衔泥筑巢的燕子都不及咱们何编修勤快!”

何良只横他一眼,“笑归笑,但她说过,想要一个一年四季都有花开的小院子,我得守信践诺。”

叶修撰的好点子就是由此而来。

冬日赏花,姚府有梅,他们便带些旁的,正好凑个雅趣。

两人一拍即合,结伴往右安门外的花市大街去选了几盆水仙和山茶,都是冬月里的花期。水仙玲珑馥郁,山茶饱满瑰丽,也算是相称相宜。

月仙也是第一次请友人来家中做客,张氏知道她自作主张下了请帖,差点闹得明照院里鸡飞狗跳,“你这孩子怎么不早知会我一声?二房你的姐姐们不日就要回来了,这下子又要安置姑娘们,又要招待客人们,是要累死你娘呀!”

对上女儿怔愣的面孔,张氏心头又涌上一阵酸涩:跟月儿一般大的姑娘家,这个年纪,往往是隔三差五相互下帖子办诗文会、赏花宴。

月儿呢,见天提心吊胆扮男子,一点都看不出小姑娘模样了。

所以同一件事,在张氏眼中,需要考虑的是内宅姑娘们的吃穿用度,而月仙心中,首先想到的是她二伯姚岸的仕途。

姚岸去年年底才迁了从六品绛州同知,绛州靠近西北边境,北地邻国虽然已经同大彰相安无事多年,但一直不忘厉兵秣马。知州为人谨慎,不敢掉以轻心,姚岸作为同知,就任之后日日跟着督导关卡巡防。

祖母时常抱怨,这个儿子像是丢在了绛州,连家信都甚少寄回。

二伯实在难得回京一趟。

月仙欣慰地道:“这下骨肉团圆,祖父祖母肯定开心!”

张氏抬手扶了扶发髻上的步摇,今日她张罗着收拾二房的宁海院,太久没住人的院子怕下人们打扫得不彻底,特意亲自跟过去盯着。

折腾下来累得她够呛,声音里也透着倦意,“要是你二伯和二伯母一同回来倒好了,二房的姑娘叫亲娘照看着最合适。我这个做婶母的,万一照顾不周,那才难办。”

原来这次回京的,只有二伯的两个女儿,且都是为了婚事。

姚岸膝下有三女,皆为夫人蒋氏所出,长女姚姗已经出嫁。作为姚家的长孙女,姚姗的婚事是由祖父亲自订下的。

是一桩,很奇怪的婚事。

二伯母蒋氏当年是极不情愿的,甚至为此和二伯大吵一架。二伯自然不会因为妻子的吵闹去驳自己父亲的面子,不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