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面观音(2 / 4)

阁中仙 黄意映 2207 字 2023-06-10

些。月仙素来不是爱出风头的人,此刻坐在考场却也难以免俗,最终大着胆子选择了《春秋》的四道题目。

她之所以有这番思量,也是因为会试虽然共考三场,但在名次评定时最看重的还是第一场。只要作好了四书义和五经义,后两场不出什么大的差错,便能稳稳地拿到一个不错的名次了。

第二场考论、诏诰表及判语。第三场则是一道策问,月仙因对第一场颇有信心,故而在作策论时舍弃了犀利独到的观点见解,而是力求语句通顺、行文流畅、字迹工整。

收卷官仿佛是把她整个人的精神气也一并收走了似的,月仙脸色苍白,摇摇晃晃地走出贡院,由白术扶着上了马车。面对张氏一叠声关切的询问,她累得连话都没力气讲,半路上就睡了过去。

二月二十八日放榜,月仙吸取了乡试时的教训,躲在姚府里闭门不出,只差了几个小厮到礼部大堂去瞧杏榜。

小厮们前脚刚走,报喜的锣鼓就敲到了姚府门口。

老夫人心中大喜,笑得嘴都合不拢,连连吩咐下人赶紧给报喜人打赏。

月仙自院子里看向站在檐下的祖父,他难得在众人面前如此开怀,望着自己的眼神中满怀期许。

她接过捷报,含笑应承着报喜人的贺喜之辞,礼数周全地将他们送到了府门口。

会试第八名啊……月仙心中还是不免觉得遗憾:若是最后写那道策论没有只想着求稳,而是将自己的真实见解尽数写在答卷上,是否会有更好的成绩呢?

她心里提着一口气。直到三月初一殿试那天,在奉天殿前的丹墀随众考生一道行了五拜三叩头礼,展开试卷读罢考题,这才舒展了眉眼,薄唇轻抿出一个微不可察的笑意。

皇上可真是有趣,出策问考题都不忘借机讽刺那些尸位素餐的奸佞臣子。这与其说是题目,不如说是一国之君怒气冲冲的抱怨。

月仙由题目观圣心,料定皇上这是苦于上令下达中有臣子因私心作怪,欺上瞒下骗得他团团转,故而以此为题问策于众考生。

皇上既已不满朝臣欺君,必然是想要于策问中听真话的。这也正合了月仙的心思,她文思泉涌,细细梳理了行文脉络,笔酣墨饱,一挥而就。

贡士们的答卷自东角门的受卷官送交弥封官糊名后,再交由掌卷官送至东阁读卷官处进行评较,将试卷分为三等,

殿试后第三天,薛放惦记着读卷,直接免了当日早朝,早早地就到了文华殿。内阁除了姚疏之外,其余五人皆在场。由其中年纪最大的陈同开始读卷,这也意味着,这份试卷是读卷官们心中的最佳。

陈同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难得的是他耳聪目明,声音洪亮,读卷时语速不疾不徐,节奏抑扬顿挫。

这份答卷的确不同凡响,文章开头的破题便直截了当地说道:“臣闻帝王之致治也,必君臣交儆,而后可以底德业之成;必人臣自靖,而后可以尽代理之责。”

薛放心中一动。

是了,臣子将自身献与国事,君臣相互砥砺告诫,这不正是自己所追求的君臣同心吗!

起笔一鸣惊人,更可贵的是还提出了诸多良策。

于用人方面,建议“精其选,严其课,久其任”;于财政方面,主张“去三浮,汰三盈,审三计”。

尤其是针对财政见解,简直与薛放心中所想不谋而合。“三浮”即官浮于冗员,禄浮于冗食,用浮于冗费;“三盈”则是说赏盈于太滥,俗盈于太侈,利盈于太趋;“三计”指的是有不终岁之计为下,有数岁之计为中,有万世之计为上。

薛放强忍着要拍案叫绝的冲动,耐着性子听内阁五位大学士把前五名的策论一一读过,发现确实没有比第一篇更好的。

他又另外选出两篇稍次之的,按照顺序排列好,递给读卷官,这才朗声笑道:“朕也认为第一篇当为上佳之作,便来看看前三甲都是何人吧!”

读卷官拆开糊名,“第一甲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