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舅先收拾了你!走吧,去逛景点吧。”

也是真凑巧,肖大伯刚要带着一家子离开,大门从里面开了。

林姨喜气盈盈的出来,见这一家子都站在门口还以为是肖隽他们叫来的,立刻就让他们自己先进去,她还得留门口等人。

肖大伯却没立刻带着人进去,而是站在门口跟林姨寒暄,一问才知道,来这儿还真不是来试菜的,是来看婚礼场地的,林姨站在这儿也是等祁家的长辈。

肖大伯迎来了祁家长辈,又见过了莫家长辈,一个个的身份显赫不说,还都脾气挺爆。肖大伯连辈分都矮了一辈,还能有什么态度,就各处逢迎奉承着呗,反正级别都高出他那么多,多些殷勤总是没坏处的。

他认为没坏处的事,可把方熹给恶心的够呛,她跟肖隽三人一路走一路抱怨说“就说这场地,我们都还没开口,他先应上了,一个劲儿的说好好好。还一口一个亲家的叫,人家说什么他都跟着捧,端茶递水那是殷勤的不得了,你真该见见那谄媚样,老脸都不要的。”

徐翘则是问她“这到底是什么亲戚呀?姨婆,这关系听着就挺远的,怎么还管起婚礼场地啦?”

这个,方熹也不知道。

她厌烦的说“我倒是想问啊,也得能找到机会啊,你那个大哥,一直都贴着边儿的聊,我跟老唐都没怎么说上话。”

方熹这拨是正儿八经赶上早高峰的,那是一路从城南堵到城北,虽然路程没多远,但到的时间也没比肖隽他们早多少,来的时候凉亭都坐满了。

方熹想起来时的情景,又说“我跟老唐往里走,老远的就听见亭子里谈笑风生的,你大哥在那里又煮茶又让吃的,你那个大嫂也忙的团团转,好像是他们一家人在会亲家。看我跟老唐到了,也不知道让一让的,还占着位子不肯动,我跟老唐要说句话都得伸着头,脖子都酸了,也没聊上几句。你们都没见着那亲热劲儿,按上条尾巴都能不停的摇,真不嫌丢人。”

唐先生又凑上来说“也没那么夸张,就是,比较能参与,挺热情的。也是人之常情,你们是不知道,这位姨婆出手有多壕,见我们来了,随手就是两根金条,还说每人都有。你们看,随手一掂,得有小半斤。”

他说着从兜里掏出两根小金条,款式很朴实无华,只以实在的斤两引人注目。

肖隽拿在手里掂了掂,惊讶的都要说不出话来,徐翘则是问“一人一根?”

方熹皱眉说“哪儿啊,说好事成双,一人两根。我跟老唐本来不想要的,可他们都收了,还跟在后面劝,让我们给长辈面子。你说哪有这样的,人家要换地方办婚礼,孩子们都还没应呢,他们倒先把礼收了,还那么谄媚,多给孩子丢人啊。”

徐翘问她“你刚才不是说已经定了吗?”

方熹不高兴的说“那是后来的事啊,刚来的时候又没定!哎,小萍,往,左边走,对,往左边走。”

唐先生却不确定的说“我记得是中间吧,是走中间,刚才我们是走中间来的,走的直线。”

方熹还是摆手让小萍往左走,她很肯定的说“那还在前面呢,这里就是左拐,你刚才打电话都没看路。这地方就一点不好,没指示牌,又绕,稍微没留意,都能走错。哎,咱们快点吧,没人看着,又不知道要闹出什么笑话。”

几个人一阵急赶过来,凉亭里的人已然少了大半,只有莫家两位舅公和一个肖大伯在。

见肖隽等人过来,忙笑眯眯招手让他们过来,两边打过招呼后,莫于开始挨个发见面礼。

莫钧又接着说“我们都这个岁数了,黄土都埋到脖子了,我们要什么面子啦,都是为了孩子。我们蔓蔓,小时候老乖老乖的,又听话又可爱,跟她妈妈小时候一模一样的。那个老瘪三!都是他”

莫于赶紧撞了他一下,笑着说“哎呦,孩子小的呀,爱赶潮流,没什么错。现在不是也同意了嘛,肖珩这个孩子,哎,品位还是有的,乡下那个场地,布置的就很有心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