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得好好跟着你爸混,给你爸拎包递拖鞋知道吧?不然在这家,你就孤立无援了。”
祁蔓白了他一眼,摸着肚子说“别跟你爸混,你要像他那么闹腾,以后肯定狗都嫌你。”
说起这个,她又忍不住笑,跟肖珩说“你弟最近往家招了只哈士奇你知道吧?你妈现在每天都在想怎么把狗给炖了,昨天刚把他们家老爷子的菜园子拱了一遍,花园里现在寸花不生。可狗还嫌你弟,成天鄙视他,就每天这样,哈哈哈。”
肖珩被她学的眼神笑死,他倒是知道弟弟新养了一只哈士奇,但没想到弟弟已经沦落到被狗嫌的卑微境地。
不过转念一想,肖珩又觉得可以理解,说“学习压力大,家里再没点解压的活动,孩子小,很容易出心理问题的。唉,听说上周的语文又考了个第一。”
经过再三思量,唐先生还是没把孩子送进芸菁,而是让孩子就读离家最近的三小。这主要源于肖四姑夫妻的一次大吵,肖四姑父认为妻子总把孩子放在与他们所处阶层完全不符的教育环境里是在变相毁孩子,他们家只是个小康家庭,即使肖四姑的旅游生意能更上层楼,他们也勉强只是个中产家庭。小苗整天跟着肖珩他们接受贵族教育,这就等于是一个贫民孩子在富人窟里学习高雅品位,所学的东西对自己没用不说,还容易让他产生思维混乱。久而久之,这孩子适应不了家里的普通生活,他也够不着上流社会的门槛,一辈子高不成低不就,最后只能一事无成。
肖四姑不同意丈夫的看法,她执意让孩子跟在侄子家接受精英教育,她不认为上普通学校就不能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不能有些上流社会的见识。吵到最后,两口子连离婚都说出口了,方熹和唐先生好不容易把两口子拉开,他们自己也开始反省。
他们家跟肖四姑家不算有太大差距,孩子如果在芸菁上学,以后来往的同学非富即贵,他一个小富之家的孩子,即便有兄嫂照应,也肯定会有巨大的心理落差。
更改学校的事是方熹跟肖珩提的,肖珩也没劝,转头就给他们联系了三小入学。然后这奇奇呢,从入学摸底考到每周的单门课程小测验,他每次都稳稳的占住班级第一名,不过都是倒数。
唐先生就琢磨不明白,这孩子在培训班都上得好好的,偶尔还名列前茅呢,怎么一到学校他就成了这个样子。课本看起来也不是很难,作业却完全超纲,他有一次在家长群里问,那些家长都跟他是个怪物家长似的,全都问他怎么让孩子都一年级还没学三年级的内容,很多课外作业都是高年级的知识点,孩子不学怎么能会呢?不会怎么能跟上学习进度呢?这么懈怠,他们家是打算让孩子直升都升不上吗?
听说唐先生一家原来是打算上芸菁的,群里的家长们更是笑他天真,怎么会有人准备考芸菁就忽略了公立的路子,他们都是两手准备。当时唐先生被口诛笔伐的,他都觉得自己是罪人,这些多年孩子学习的事都他妈管,他怎么会知道芸菁跟公立学校的教育模式能差那么多!他也不知道现在小学就能竞争成这样啊,听那些家长们一说,原来号称精英中的精英芸菁,还对孩子挺友好的,对家长更友好。
芸菁就是面试难,进了学校都按部就班,学什么就考什么,学生完全没压力。家长除了偶尔陪孩子做些家庭作业,就是参加一些学校举办的亲子活动,日常都非常轻松。可芸菁一年也就七个班,还是小班教学,一个班就二十来个人,家长想拼人学校也招不了那么多啊,所以家长们都是一边德智体美劳不放松,另一边又各种证书补习不落下。
在家长群里混久了唐先生才知道,他们家孩子在培训班上兴趣课时,别人家都在打仗,连睡觉都会放英语小说培养孩子的语言氛围。而他们家呢?却以为上小学就是学加减乘除,可不就是天真嘛,简直是无知!
这些肖珩不是不知道,但他也没再管。
学校又不是他们家开的,芸菁的就学名额就那么几个,他不要有的是人抢着要,哪还会在原地等着他。方熹也知道不可能再转去芸菁